致中和


 

    作者:利奈尔

    再看下一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里的天下之大本,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本,没有我们每一个人,也就不会有天下。所以,这个天下之大本,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内心。“喜怒哀乐之未发”的这个“中”,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本,也是天下能够和谐太平的根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我们精神中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能够有节制,我们的精神能量能发挥到该发挥的地方,能发挥得恰到好处,这个就是天下通行的道路,即社会正常运行、正常发展的道路。
  
  在中华文化里,人心和外物是相通的,即人的精神与精神的对象是一致的。《阴符经》中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从我们的身心上,就可以体会天地宇宙的精神。在后来的陆王心学中,陆九渊就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精神王国,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耳朵所听到的一切,感官所感受到的一切,是什么东西在感受啊?是我们的心在感受!这个世界就是从我们的心出发的,最终还要回归于我们的心上,一切都离不开心的体验。佛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道家说“心斋”、“存神”,也就是在心上做功夫、起作用。总之,儒释道三家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最后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立意非常高的结论。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能够达到“中”、达到“和”的最佳状态,那么,天地都会各安其位,各尽其事,万物都会孕育生发、欣欣向荣。《阴符经》上说:“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这是从反面来讲,只要人心坏了,人心出了大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天也不像天,地也不像地,天地间的万物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这几句话一般人不大好理解,古人是不是太夸张了?个人的精神状态、个人的心性修养跟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万物生灵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非常之大。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怎样才能天人合一?达到什么境界才算是天人合一?我们也不多说道理,举一些现实例子就能看得出来。
  
  大家看,现在地球环境的恶化非常厉害,南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以后,导致了很多灾难性的结果。比如地球南北极万古不化的冰川现在也开始融化了;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城市;还有太阳幅射增强等等。总之,地球生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过一个片子,叫作《难以忽视的真相》,现在网上到处都看得到,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他讲本世纪的前二十年是人类最后的机会,超过这个时间,就很难再挽回环境的灾难,地球就再也不是人类美丽的栖身之地了。大家想一想,这个全球气候突变的事实是怎么造成的?它并不是自然界本身运行的结果啊!它是我们人类自身没有节制、调控自己的欲望造成的。臭氧层是怎么破坏的?是因为人类向大气层中排放大量有毒气体造成的,尤其是工业文明以后,工业的废气排放,还有那些取暖设备,像冰箱、空调等等,另外,汽车尾气也是一大原因。这些废气排放已经造成过许多环境事件,像以前伦敦的酸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等等。
  
  说实话,工业文明的最大恶果,就是极大地刺激了人类对物质欲望的嗜求,也极大地助长了人类盲目自大、无限满足私欲的野心。
  
  现在我们来看,头顶的天还像不像天?地球多少亿年才形成的臭氧层保护膜都给破坏了,这哪还是清朗朗的天!再看脚下的地还像不像地?到处开矿山、修大坝、滥砍滥伐,水资源匮乏、沙漠化日益严重,而城市里面则满眼都是钢筋水泥,这哪里还像大地本来的样子?现在,天地都已经不安其位了,天地间生存的万物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比如现在,很多野生动植物在人类的主宰下遭到灭绝,幸存下来的物种处境也越来越艰难。前一阵陕西华南虎事件闹得那么大,为什么?因为在我们的山林里,几十年都没有看到一只老虎了!想起来真可悲,一只假的华南虎照片,竟然折腾了中国人整整一年。这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就说明现在的世界已经危险到了天地不位、万物不育的地步!
  
  的确,由喜怒哀乐等情绪所带来的欲望,一旦放开是无穷无尽的。本来嘛,一年四季冬天冷夏天热,春秋两季穿单衣,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类几千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正因为有了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的调配,我们的生命结构才能够形成适应环境的调节能力,我们的身体才能够健康自然地成长。但现在呢?冬天夏天都想钻进空调房里,再美丽的春花秋月,也都无心欣赏。其实,现代人的毛病,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很多都是文明病,是由人类文明本身带来的。本来顺应自然、道法自然是很好的生存方式,但是人类让自己的欲望不断膨胀,彻底与自然隔绝,这才产生了这么多的危机。
  
  总之,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留下的经典,就已经把今天的很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乃至于人心的问题,都已经看得很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这部《中庸》,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祖先给我们现代人开的一剂药方。只要我们切实管住自己的喜怒哀乐,让我们的情绪“发而皆中节”,发得恰到好处,那么人类的持续性发展还是有希望的。所以,人类通过“致中和”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朴实的结论。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06919&PostID=2324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