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兰奇对中国的最大贡献


萨马兰奇对中国的最大贡献

萨马兰奇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1981年促成海峡两岸确立“奥会模式”,把台湾参加国际赛事的英文名称定为:Chinese Taipei1988年底,萨又要求两岸协商决定Chinese Taipei 的中译,最后据说是邓小平拍板,采取台湾版本:中华台北。这个模式还被用于其他的两岸都参加的世界场合。

以下是程鹤麟20061211日的博客,当时兄弟我还未登记新浪博客,故而仅在凤凰博客上发布。现在遵网友“小林飞针”之嘱,发布于我的新浪博客。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每逢国际运动会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台湾队的正式中文简称究竟是哪个

按照国际奥委会认可的资料显示,台湾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英文全称是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简称是Chinese Taipei,代码为TPE,其总部设于台湾台北市。其代表队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派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队”以及中国香港奥林匹克委员会派出的“中国香港队”互不隶属,成绩及参赛资格均分别计算。

这个模式是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促成的。1981年,在萨马兰奇的努力与海峡两岸当局的相忍认知下,国际奥委会与台湾方面签署“奥会模式”,正式确立了台湾参加国际体育比赛的英文名称为:Chinese Taipei

但是,顺利解决英文名称后,中文译名却是另一项更棘手的大难题。如果赛事在外国举行,只用英文名,一切OK,而如果赛事在大中华地区任何一地举行,中文译名就是个大问题。1988年底,萨马兰奇和两岸体育官员被一场赛事逼到了角落,那就是即将于1989412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青年体操锦标赛。

198812月,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奥委会联合会会员大会期间,萨马兰奇请了北京的何振梁,台北的吴经国(台湾中华奥委会副主席),就这件事进行第一次磋商。萨马兰奇还特别邀请了香港奥委会主席沙力斯(Sales)与会。沙力斯是葡萄牙裔香港籍的香港奥会主席,律师出身,推动香港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有40余年的时间,是一位资深体育运动推动者。他精通英文、中文、和葡萄牙文等多种语言。萨马兰奇找他来,是要借着沙力斯第三者的中立角色,对这项棘手的中文译名问题做一公平的判断。

正式展开会谈时,萨马兰奇首先要何与吴根据双方所认知的情况,做一口头说明,对于何振梁所提的“中国台北”,吴经国所提的“中华台北”,让不懂中文的萨马兰奇听得一头雾水:“真没想到海峡两岸好不容易才解决完英文名称的问题,居然还有中文译名问题。” 萨马兰奇最后说,他对于此事实在不知如何裁决,希望能靠着中国人自己的智慧来解决,再把最后的协商结果告诉他。

经过两岸体育官员先后多次谈判磋商,198946日,何振梁与台湾中华奥委会秘书长李庆华在香港正式签署协议,同意有关Chinese Taipei的中文译名为“中华台北”。协议具体内容如下:“台湾地区体育团队及体育组织赴大陆参加比赛、会议或活动,将按国际奥委会有关规定办理,大会(即主办单位)所编印之文件、手册、寄发之信函、制作之名牌,以及所做之广播等等,凡以中文指称台湾地区体育团队与体育组织时,均称之为‘中华台北’”。

6天之后,“中华台北”青年体操代表队历史性地首度踏上北京,而这也是两岸正式体育交流所迈开的第一步。

此后,除了体育赛事外,在国际电玩大赛等许多竞技比赛中,只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队参赛,台湾的代表队通常也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

但是事实上,在正式比赛场合以外,中国大陆仍坚持以“中国台北”的称呼来翻译Chinese Taipei,而台湾则以“中华队”表示台湾代表队,台湾某些媒体(如台独的《自由时报》)则称呼其为“台湾队”,真正坚持当年两岸协议以“中华台北”称呼的只剩下港澳中文媒体。

(另外,台湾参加WTO的名义是“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台湾方面认为比“中华台北”更加退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