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钦斯基空难”后的俄波关系走向


  各大媒体报道: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专机10日从华沙飞往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市,参加卡廷森林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但在斯摩棱斯克军用机场附近,飞机降落时失事,造成包括卡钦斯基夫妇及众多政府高官在内的96人死亡。这一新闻震惊了世界。

   事件发生后,各国媒体都对俄波关系今后的走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总的看法是:此一事件对俄波关系影响不大。有一部分评论认为会产生负面影响,会使俄波关系有进一步恶化的影响。笔者的看法有所出入,认为此事件在总的趋势上不但没有负面影响,反而给俄波之间近20多年来的紧张关系带来缓和的契机。这一看法基于下述一些因素:

1、波兰与俄罗斯历史上虽然有长期的恩恩怨怨,如历史上曾经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过,卡廷森林事件等,但是,从地域上和斯拉夫种族文化上、也有比较接近的关系和受到俄罗斯荫护的历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方或是西欧国家

2、虽然波兰人仇俄情绪较为普遍,但加入西方阵营后,经济发展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顺利,甚至在欧盟国家中始终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这从卡钦斯基总统专机多年想换波音但据说至今因政府手头拮据而未换这样一件事上可见一斑。这是促使波兰愿意化解波俄矛盾、加强双方经济合作愿望的原因

3、俄罗斯在卡廷事件的处理上对波兰人做的很到位,一是向波兰公开了多年尘封的档案承认了事实真相,二是普京代表俄罗斯向事件的罹难者下跪致歉,对了结俄波历史恩怨做了最到位的表示,这是感动了波兰以至于卡钦斯基不请自到的最重要的原因

4、卡钦斯基率领一个超级庞大的政府精英团前来俄罗斯斯摩棱斯克绝不会是仅仅参加一个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其中国家级的军事负责人和经济界精英几乎尽在其中,清楚表明波兰要与俄罗斯全面加强合作的愿望。

5、从塞尔维亚事件到08年格鲁吉亚事件,从中亚阿富汗战争到乌克兰“橙色”革命的终结以及吉尔吉斯的动乱,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西方世界——东欧国家——俄罗斯关系链条和安全体系造成的影响是深刻和微妙的,是东欧国家不得不审视“一边倒”的政策是否能够保障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不得不慎重考虑在大国博弈中的世界格局重新反思和定位。

  因此,不论从那个方面来看,卡钦斯基空难事件给波兰提供了一个改变“一边倒”国策的天然良机,当然,也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改变旧形象从而与东欧国家进一步接近的契机和开端。

  总起来讲,俄罗斯今年外交上的开局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