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的呼声四起,关于“春天来了”的预言也是此起彼伏,大家开始相信,第二波金融海啸发生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全球经济正在从震撼期中苏醒。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依然感觉外忧内困,寒意阵阵,在这样的困惑前,没有谁能保证自己永远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变还是不变,经不起等待。领导者如何适时地提出变革的策略,并引导企业进行实践,成为判断一个领导者成功的重要标准。
美国银行、GE、IBM、汉莎航空、百事可乐、辉瑞制药等等,这些卓越公司的共同点是什么?很多企业的高管都知道,这些卓越企业都注重自己的领导力。换句话说,这些组织将领导力转换成了对他们的管理人员清晰的领导力行为。商战中,竞争双方力量对比往往非常微妙,一方看似强大无比,另一方好像不堪一击,但转眼间,局势就会发生彻底改变。
弱者可以变为强者,强者也能变为弱者,而决定这一变化的正是双方的领袖人物。最为经典的一个“强弱变化”案例发生在三国早期,也就是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力量转化。最早看出这个变化趋势的是曹操的谋士郭嘉。他认为曹操的实力虽然暂时不如袁绍,但从长远来看,曹操一定能吞掉袁绍,因为“绍有十败,操有十胜”,曹操具备了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素质。所以他鼓励曹操说:“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商场如战场,作为一个领导者,可以向曹操学习自己的领导艺术,努力完善自己,便可立于不败之地。高明的领导者善于淡化自我,更不会将自己“神化”,而是努力强化整个组织的力量;善于将整个组织的目标与员工目标相统一,而不是简单把目标变成数字。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在变革中明白:企业为什么要变革;该怎样去变革;如何向员工解释变革的方向。作为领导者,首先必须能够解释清楚公司为什么要变革,只有把这个问题合理地解释清楚了,未来的具体变革行动才会进行得非常明朗。其次,领导者在变革当中要构制企业的发展蓝图,也就是说今后要把企业带向何方?当然领导者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扮演一个蓝图的操盘者,唯有把战略真正付诸实施,才算变革的开始。
变革的关键在于领导力(来源于《智库》)
很显然,ABCUS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正如CEO罗熹体会的那样:自己上班的时间一点不见少,踏实睡觉的时间一点不见多,但是销售额已几年不增长。因此,要走出困境,必须要实施变革。如何成功实施变革?从品牌管理部门的角度看,abacus公司面临的是品牌管理问题;深入地看,面临的是战略管理问题;再深入地看,面临的是企业家自身领导力问题。
本案例中,变革的契机出现在品牌总监马晓鱼和罗总一起参加了一个特劳特定位理论研讨会。正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形一样,通过研讨会专家煽动性的讲解,使罗总受到了强烈刺激,产生了变革的冲动。当然,一同参加会议的品牌总监也感觉遇到了一展宏图、实现壮志的机遇。如此,上下同欲,通过品牌调整实现企业变革的思路跃然纸上。
但是,从科学的管理理论看,通过品牌管理为切入点实现企业变革(如裁撤某些事业部)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其实,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子战略,应该服从企业发展战略。品牌总监的思路有“本末倒置”之嫌。虽然品牌战略也会对企业发展战略起反作用,促进或制约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企业发展战略。本案例中,一方面,abacus公司的发展战略有问题,致使品牌管理混乱。另一方面,品牌管理也有问题,制约着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两个问题相互交织,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更深入研究发现,罗总的领导力出现了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特别是企业外部环境动态不确定性的增加,罗总的领导力碰到了天花板,就好比我们经常形容的“总感到全身不舒服,但又不知道那里不舒服”。
因此,要解决abacus公司的问题,需要有系统思维。
首先,需要明白企业面临的是变革管理问题,而不是日常的品牌管理问题。因此,无论是变革管理的运筹者罗总,还是作为变革管理的操作者(如品牌总监),需要按照变革管理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从科学的变革管理理论看,变革管理成功的关键是领导力。对民营企业而言,老板的领导力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如果老板形成了思维定势和心智模式,就很难走出“路径依赖”,领导力将难以提升,企业变革的基础也就出现了问题。因此,提升罗总的领导力,是 abacus公司走出增长瓶颈的关键,否则,变革出现半途而废是正常的,这样的情景将会在未来公司发展过程中一幕一幕重演。
其次,变革的思路要正确,应从企业战略管理入手,厘定战略和发展规划,之后,再制定品牌子战略,调整品牌体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还有,变革管理的操作者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思路管理变革。单纯地靠热情,缺乏系统的思考和安排,变革管理工作难以做到位。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包括九大领域、五大过程组和44个过程,为变革管理提供了结构化的工作路线。
因此,站在案例主人的角度。我对品牌总监的一点建议:
应从更广阔的视野思考和解决企业的品牌问题,就品牌解决品牌往往没有答案。还有,企业变革究竟是微风细雨般的渐进式变革,还是急风暴雨般的革命性变革,要依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取决于罗总的领导力,关键是“可控”二字。本案例中,罗总的领导力决定了采取如果采取革命性变革,将会失控,也就不难理解罗总的决策了。清华大学的MBA学到的知识不能照搬到企业,关键是要与企业实际融会贯通,否则,将只是纸上谈兵。
以上内容来源于《智库》http://news.mbalib.com/story/25953
变革的关键在于领导力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