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且莫求全责备个性表达
王旭明
我国著名速滑运动员周洋获得冬奥会金牌后,对含辛茹苦的父母发自肺腑的深深感谢,那一幕感人的镜头感动了无数人,想起她的话笔者至今还有要落泪的感觉。真诚而富有个性的表达多么深沉有力啊!然而,某位领导不高兴了,在最近举行的庄严肃穆的全国政协会上,居然这样说:“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完感谢父母就完了。”
这位领导说得没错,有政治高度、思想高度和理论高度,好人、小人都挑不出毛病来。大家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那就是国家和人民为了人才的培养付出了与其他国家远远不能等同的代价,不仅仅是体育,包括文艺、科技和许多方面,国家大量的投入,提供着良好条件以及许多保障措施,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领导说得没错。
问题是,是不是因此当我们所有人取得所有成绩的时候,都要首先加上感谢祖国这样的表达呢?!我以为,不。原因有三:其一,稍有常识的人心中都知道感谢祖国这样一条基本的道理,是不是要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不断的重复呢?其二,周洋的爸妈作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普通人,对父母的感谢是不是也就蕴含着对国家的感谢了呢?蕴涵着对其他帮助过她的人的感谢了呢?其三,设身处地的想,当队员顶着巨大压力跑完 1500米并夺得奥运金牌的时候,被兴奋、喜悦、意外等多种情绪交织,又遭媒体簇拥,汗都顾不上一擦,此情此景让运动员理智的、逻辑的排序,谁在第一、谁在第二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看看公众是怎样看周洋感言的吧!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有89.5%认同周洋“让爸妈生活得更好的感言”。一位本不是体育迷的观众刘荣说,以前很多运动员得奖后总是按照套路说一大堆感谢的话,面面俱到听着像公关,有点假,而周洋的话引发了他来自内心的共鸣。值得注意的是,有79.9%的人认为她的感言发自肺腑、真实感人,73.4%表示周洋对父母的孝顺和责任感值得学习,45.4%的人同意爱家才能爱国。
再听听专家们的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冯仕政认为,网友高度认同周洋感言既是对中国式套话的反感,也可能与当代青少年更自我自然的心态有关。华东政法大学教师童潇认为,周洋的获奖感言是一种青年纯真的回归,却比任何精心设计的获奖词更能打动人人都有的那根亲情的神经。
同在一个中国,周洋的话、网友的话、学者的话怎么与这位领导的话差异这么大呢?是这些人都不爱国,唯有这位领导爱国不成?我看不是。群众觉悟低,但没有低到这样的程度;领导觉悟高,也没有高到那样的高度。关键是这位领导太喜欢用老话、官话、套话和在什么场合都一律不变的话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了!这种表达高在永远不犯错,低在谁都记不住。这位领导的心思也许是好的,追求全面,追求完整,但请不要对一个普通的运动员这样求全责备了。
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当人们不断厌烦大话套话的时候,当人们呼唤清新的语言,独特的感受,个性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流露回归时,请记住:不要让这些求全责备的领导们挡住我们明亮双眼,管住我们自由的嘴巴,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束缚我们新鲜而活跃的思想。
周洋,好样的;王濛,好样的,我敬佩你们在体育之外的情感与表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