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开辟人文精神沃土,培育时代特色英才

 ---《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进整个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校于2006年5月被山东省教科所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省分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实验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学校对校园文化与特色建设高度重视。我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创造优良的育人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一年多来,我校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经过不懈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些许成就。

已完成的工作

(一)加强四风建设

我校狠抓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四风”建设。

校风:勤奋、务实、文明、创新。

校训:远志、律已、求异、笃行。

教风:严谨务实、探索钻研、爱生敬业、开拓进取。

学风:刻苦严谨、灵活善思、进取创新、博学务实。

通过板报、橱窗,对“四风”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全校师生对“四风”认识统一,同时“四风”亦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和价值取向。

(二)加强环境育人工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带动工程。

2、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管理创新工程。

3、加强校本科研建设------科研兴校工程。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工程。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工作,是学校优化育人环境、促进良好校风形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了使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本学年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创建思路,倡导特色,丰富载体,活动引领,学科渗透,积极开辟人文精神沃土,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化,内涵升华。现将本学年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集思广益,共造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洁净优雅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成员由领导、教师及大队部组成。由校长负责,通过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具体布置,收集相关建议,全校师生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共同规划,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出工出力。在2006年中,学校收集校训就达数十条,为了营造干净整洁的育人环境,学校坚持一日两扫,责任包干到班级,学生主动做好事,打扫卫生死角,清捡垃圾、废弃物,浇花,擦洗办公室污物等好事天天涌现。

我们在做好校舍建设的同时,还重视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注重把握校园环境的思想性,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现在,校园内水泥通道平坦宽畅,道路两边绿树环绕,教室前花池内绿草茵茵、花团锦绣。各教室墙壁张挂着名人画像、名言警名和师生美术作品,各班教室及各专用室内各俱特色地布置宣传图片、名言警句,设置评比栏……校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师生以乡小为荣,为乡小争光!

二、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机制。

美国学者德鲁克说过:“管理不只是一种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学校管理一是依靠制度管理,以规章制度约束人;另一个方面是人文管理,重在尊重人,依靠心灵的力量感化人。以人为本,建立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情怀的管理机制,是凝聚集体力量实现办学目标的必要保障。

首先,我们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转变观念,增强依法治校意识,转变领导角色,倡导率先垂范、服务师生的精神,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各部门岗位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扬民主精神,主动邀请教师参与学校日常监督管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增强队伍凝聚力与战斗力。我们在处理工作问题上始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尊重教师为前提,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健康乐观、齐心协力的团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良性运行。

其次,我们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了值日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卫生区绿化区责任制,制定了学生礼仪要求、评比办法、先进班级文明学生评比标准等,并将有关制度和要求张贴于教室,印发给学生,让各项要求深入每位学生心中。我们还成立了学校执勤队和班级文明监督队,组织值勤学生进行检查督促,发挥班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三、构建活动平台,活跃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通学校网站,红领巾广播站,通过网络、广播、黑板报向每一位学生传递校园信息,每月月底召开主题班会,出好一期黑板报,对本月的专题教育进行总结,讲心得,写体会,好的心得体会在校公告栏上张贴,在墙报、橱窗上公示。展示师生风采,弘扬校园正气,弘扬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其次,我们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如举行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庆元旦大合唱比赛、迎五一体操比赛、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四、以德育人,建设文明校风。

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德育人”工作思路,形成“勤奋、守纪、开拓、进取”的优良校风。

我们从教风建设入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学习,开展以“正师德、强师能、树师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讨论和师德师风评议活动,端正教育观念,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典型示范、评价导向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塑“忠诚、勤奋、爱生、奉献”的师表新形象。

其次,我们坚守学校这一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线,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通过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利用晨会、班队会、思品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的方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营造“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第三,我们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遵照《守则》《规范》要求,尊敬师长,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虚心接受老师与同学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

此外,我们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举办家长学校,健全家校联系制度,筑建家校沟通平台,并通过家访记录调查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交流学生教育问题,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如今,十里望回族乡中心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园环境优雅、和谐、统一,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独特新颖,管理模式民主规范。全体师生牢记“爱国、奋斗、责任、奉献”的精神,学生知学,善学,立志成才,教工知辱、明耻,团结进取。在现在的乡小校园里,一股文明新风正在悄然兴起。我们深信,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极大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我校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紧紧抓住建设和谐禹城、创建教育强市这个有利契机,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凝聚力量,开拓进取,创新管理制度,继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和谐发展!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