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楼市还需为民间资本寻找出路


 

通州的房价就要进入2万元时代了。

 

 
这是真的。进入新年以来,通州房价的涨幅已经达到了四成,据说好几个即将开盘的楼盘价格都在每平米2万元以上。
 
在北京市区,2万元的房价不算什么,但你要知道,通州可不算在市区里,它最偏西的北苑,离北京东三环的国贸桥都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你得在京通快速路上跑十几分钟才能跑完这段路。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在中央誓言打压房价、在北京市政府出台“11条”、在海南楼市泡沫行将破灭、在全国两会开始召开的现在,通州房价要逆天行道了。
 
房价暴涨的理由并不稀奇:通州要建国际新城了。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和海南建国际旅游岛异曲同工?
 
其实,无论是建国际旅游岛还是建国际新城,都只是借口。在这个借口的后面,我们看到的,是汹涌澎湃、躁动不安的民间资本。
 
尽管目前我国还有不少贫困人口,尽管贫富差距仍在不断拉大,但不得不承认,改革开发三十年,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本身有着强烈的增值欲望,因为在通胀的阴影下,我们都知道——钱终究会越来越不值钱。
 
遗憾的是,对于这些财富,目前并无太好的投资渠道。相比之下,楼市仍是最理想的去处,因为它利润高、门槛低而且退出方便。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海南楼市和通州楼市会被爆炒,你也还应该明白,这种事情不可避免的——它不是在这里发生,就是在哪里发生;它不是今天发生,就是明天发生。
 
我想说的是,单纯的打压房价是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炒房问题,就要为其背后的所谓游资寻找更理想的去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边民间资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政府在一边大声疾呼要激活民间投资,让民间资本接过政府投资的接力棒,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存在的即合理的,但在这背后,总有一些东西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