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表态:根本没想大力发展电纸书


    

和运营商某部门一把手在电纸书上有次深入的沟通,但是他也明确说,不能写报道,不能写姓名,所以,我只能发博客了。

他对电纸书的态度,和当前运营商大力推动电纸书的宣传,有些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明确地告诉我说,在中国,运营商关注电纸书,乃至涉足其中,不过是个姿态。这位老总的态度很鲜明,而且明确说,这不是个人想法,而是内部的一个基本调子

看到有些专家说,运营商在电纸书上应当由开放心态,不要老是想着控制产业链,才能发展起来,该老总说,“这个观点简直可笑,或者说台惯性思维了。”他的意思是,在电纸书上,他们公司从来没有想过要掌控,其次就是根本就不准备过多深入。

他说,文化这个东西,不是运营商甚至信息产业所能控制的,那是国家的另一把枪。

从商业的角度,这个老总说,电纸书在中国,充其量就是另一个商务通,运营商想要收取流量费,都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这位总经理说,Kindle能够风生水起的主要几个原因,在国内都不靠谱。

第一个就是内容的费用。国外买本书动辄数十美元,这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也不是很便宜,而Kindle能够将内容价格降下来。

第二个是版权保护问题,美国人习惯了用有版权的东西,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更为注重。在中国,不管是软件还是书籍,都有破解版。中国的电纸书产品,首要的功能,便是提供和计算机相连,这样一来,运营商在电纸书上的收费通道都没有了。

第三,国外运营商送电纸书,是能够通过其他渠道,例如和内容提供商分成、移动互联网流量费等等,进行收回的,中国运营商这两条路,都不通。送了也是白送,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第四,对于电纸书这样的东西,在中国不太可能作为日常品存在,而是会作为礼品存在。他举例说到了某品牌电纸书,“那个东西,主要还是做外围功夫,例如定制开机时的祝福、印上企业标志,在机器里面预装会议资料等等,都是奔着礼品市场去的,和商务通有什么两样,这样的东西,运营商事不可能推的起来的。”这是该老总原话,可不是我对这个公司有什么成见。——我个人倒是认为这个公司能够在市场中有空间,但这无关乎移动互联网,或者运营商市场。

 

这位老总还提到说,大力发展电纸书,甚至开始布局,都是做给上面看的,上面是做给“再上面”看的。

说老实话,明知我是搞媒体的,还敢这么说,单冲这一点,我也是对他很佩服,并且为他做保密的义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