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法案对奥巴马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事情,甚至几乎推掉了所有的外事活动,他发出了宁可做一任优秀的总统也不做两任平庸的总统的豪言壮语,签署医改法案,奥巴马用了20多支钢笔。据说奥巴马将把这20支笔送给20名促成医改法案获得通过的“关键人物”。
1964年,约翰逊总统签署“民权法”时,据说用了超过75支笔。
奥巴马2009年1月签署“莉莉-莱柏特合理工资法”(Lilly Ledbetter Fair Pay Act)时,用了7支笔。他开玩笑说:“我练过。”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聚焦这项美国人的“百年大计”的进展,并为其最终活得通过而弹冠相庆甚至欢呼。
据说美国民众消费“四大件”,第一是住房上的开支,不论是自己拥有住宅还是租房,在住房上的支出市美国民众花钱最多的地方。第二是交通,购车、汽车用油及相关花费也是民众的一大支出。第三是吃饭,在吃饭上的支出,第四就是医保和退休计划。美国家庭这四项最主要的支出能占家庭支出的多大比例呢?美国劳工部的数据为: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在住房上的支出为1万7109美元,占总支出的33.8%。交通支出8604美元,占总支出的17%。吃饭上的支出为6443美元,占总支出的12.7%。医疗及保险上的支出为2976美元,占总支出的5.9%。个人保险和退休金上支出5605美元,占支出的11.1%。两者加起来占总花费的17%。所以说,在保险和退休金这一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看病和医疗保险,1988年美国家庭在看病和购买医疗保险上的年平均支出为1298美元,1993年为1776美元,1998年1903美元,2003年2416美元,2008年2976美元。
欧洲人都在耻笑美国的落后。他们认为医疗保障是人权的基本,在没有具备相应的保障,只能说是一种耻辱,因此具备了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
一般来讲,自由派的民主党人大多认为,医疗是人的一项权利,而保守派的共和党人则相信医疗不是人的权利,而是人从社会获得的商品或恩惠。如果获得医疗是人的一项权利,当然政府应该向人提供医疗。
在2008年总统竞选过程中,为了让所有美国人都获得医疗的权利,奥巴马特别强调45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并做出许诺说,他一定要推出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保险。在奥巴马等自由派的民主党人看来,人不能获得免费的医疗,就相当于没有言论自由或投票选举的权利。
连古巴都享受全民医保,美国民众认为那是一种耻辱,更不要说承受“看病难,看病贵”之苦的中国了。萨科奇也一直在用他的社会党来维护低收入阶层的利益,日本历届首相的离职,在很多时候也是由于没有关注到底层人群的利益需求而失去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任何人都会面临来自其他方面的竞争。
顺便提一下,奥巴马的母亲,就是因为贫穷并出不起医疗费而放弃了对绝症的治疗的。所以奥巴马如此致力于医改法案,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对其已故母亲的纪念。
——这大约也是奥巴马总统多年以来的心结了吧!
美国医改法案注定会被如《自由宣言》一样被载入史册的,它解决了3000万中低收入美国人的医疗问题,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病无可医。
美国的医改法案受到民众的追捧是合情合理的,但问题是那些钱从哪里来呢?
共和党的反对使得他们很难从大企业手里多征税,而民权主义者又从根本上质疑“强制投保”的合法性,甚至认为是违反宪法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是资金压力的问题,即使仅仅如医改法案没有签署之前,仅仅满足85%的民众的医疗保障,就已经要投入每年25000万亿美元了,相当于美国年度GDP的17%,同时,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探底,虽然跟就业形势最惨的时候,失业率坐高突破10%的水平相比有所下降,但毕竟依然居高不下。
那么那多出来的3000万人的医疗保障所需要的费用从何而来呢?
金融高管的限薪仅仅可以筹备一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挑动战乱,所形成的军火贸易会贡献另一部分,胁迫其他国家购买美国国债还可以凑足一部分,还有呢?怕就是从中国这样的“盟友”中来了。
所以奥巴马要压迫人民币升值,那不仅提高中国商品出口难度,降低美国商品进口中国的门槛,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市场与就业机会,采取欲擒故纵之策,做中国这头牛身上的吸血蝙蝠。
冷静地想,假如美国人的福利来自中国,特别是中国自身的医疗保障还不健全的时候,我们还会对其医疗改革法案欢呼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美之间确实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国人自古习惯于默默地承担责任,忍辱负重;而美国人却素来喜欢推卸责任,所塑造的形象却是要拯救全人类的。这种两面性让美国人很张扬并自我感觉良好,中国人却是很受伤还要承受许多误解并作出更多的解释。
美国人总是能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不管是对中东、朝鲜半岛还是对中国,不管是在金融霸权与货币内政,还是文化与知识霸权,都是如此。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