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壳活动频繁
(1)2009年上半年,全球密集发生超过6级以上的大地震
包括(以下为不完全统计):
1 月4日,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群岛北部发生7.7级地震。
1月4日,阿富汗兴都库什地区发生6.2级地震。
2月2日,印度尼西亚苏拉 威西岛东北端的外海发生7.0级地震。
5月16日,新西兰北部的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
5月28日,洪都拉斯北 部发生7.1级地震。
5月28日,加勒比海发生7.0级地震。
6月5日,日本北海道东南海域发生6.3级地震。
7月 9日,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
7月14日,中国台湾花莲外海发生6.3级地震。
7月15日,新西兰南 部发生7.8级地震。
7月1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1级地震。
8月9日,日本本州岛中部南方海域发生6.9级地震。
8 月11日,日本静冈外海骏河湾发生6.5级地震。
8月13日,日本东京以南伊豆群岛八丈岛东方海域发生6.6级地震。
8月13 日,日本石垣岛附近发生6.8级地震。
8月17日,中国台湾花莲外海发生6.5级地震。
9月2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7.4级 地震,截至9月4日,死亡人数已经增加到63人,400多人受伤,造成8700多间民房倒塌,有人被土石流淹埋,有人被倒塌房屋压住,还有几十人失踪。
9月30日,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发生8.3级地震,触发高达9米的海啸,造成至少113人死亡;大半天后,印尼苏门答腊岛在傍晚又发生了 7.9级大地震,造成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严重灾情,数千人被活埋在瓦砾堆中生死不明,而死者人数高达数千人。
(参考数据:美国地址调查所网 站:www.usgs.gov,全球地震统计网站:http://earthquake.usgs.gov /eqcenter/recenteqsww/Quakes/quakes_big.php)
(2)国际四大地震预测
国际上有四 个对于未来大地震的预测,在这里列举出来提供参考:
(a)未来3~10年期间,中亚地区将发生具有毁灭性的地震
第35 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11)
根据国际在线2008年6月17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地震研究所所长阿布德拉赫玛 托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3~10年期间,中亚地区将发生具有毁灭性的地震。
阿布德拉赫玛托夫表示,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以 及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区最有可能发生地震,震级可能达到里氏8~9级。他说,这样的预测结果是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地震研究所的监测资料得出 的。
1996年中亚国家的地震专家,曾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就中亚地震问题举行过国际会议,当时近60名与会者认为,在未来20年 内中亚地区发生里氏9级地震的可能性为40%,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研究者也已多次发布类似的警告。
(b)加州30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为 99%
法新社2008年4月14日援引科学家的预测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未来30年内,发生能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可能性为99%。
美国地质勘探局指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模型研究大地震的发生概率,他们发现,加州在2038年前不发生6.7级地震的概率只有1%。同一时 期,加州发生7.5级以上大规模地震的概率预计为46%,以加州南部人口稠密地区遭遇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一预测是科学家根据新模型做出的。新模型综合了 地震学、地震地质情况,和地球表面精确测量数据等各种信息,以预报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
加州地震概率工作组负责人内德?菲尔德说:“几乎可 以肯定的是,在未来30年内,加州的某个地方将发生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地质学家认为,加州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洛杉矶以东,里弗赛德县的圣安 德烈亚斯断层南段。
(c)9级的超级强震,威胁西雅图
美国媒体报道,根据最新研究:曾在2001年遭遇里氏6.8级强震侵袭的美 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有可能出现9级以上更大的超级强震,在华盛顿州的普捷湾盆地下方约40公里处,有两大板块持续碰撞,科学家过去一直密切观察地震情 况,但最新精密仪器测量发现,板块碰撞的中央是在海岸线内的奥林匹克半岛,而非原先估算的在外海160公里处,这使得震中更接近有360万人口的西雅图塔 科马市地区。
第36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12)
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发生在智利 9.5级的强震,北美的最大地震则发生在1964年的阿拉斯加,为9.2级。9级以上的强震,威力相当于2004年引发南亚大海啸的地震,当时地震9.2 级,造成23万多人丧生。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指出,西雅图的强震可能达到9级以上,地震学家维达里指出,强震来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引 自台湾《自由时报》国际新闻中心报道)
(d)俄罗斯科学家预言未来10年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
新华网2008年5月3日根据俄新社 消息报道说,俄罗斯科学家预言,2018年前,世界将发生超大地震,破坏力堪比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该结论是基于俄地震学家所研制出的一种能记录地震 生成过程并预测地震的模型。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测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索博科夫说,这场地震的震中可能位于以下5个地区之 一:美国和加拿大西部交界带、智利、克什米尔、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安达曼群岛附近的印度洋。俄科学家发明的“M 8S计算法”可以对地震进行中期(几年内)预测。专家发现,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的末期地震活动会加强。例如,20世纪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 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年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阿拉 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俄地震学家认为,单独的个体不太可能具有这种密集性。现在,俄地震学家指出,在他们所研究的半径3000公里范围内的 262个地震周期中,有124个出现活动加强的征兆。
虽然上述四个预测,很幸运地都不包含我国,但以过去的经验,我国国土面积占全球陆地面 积的1/14,全球地震的1/3发生在我国,因此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2008年7月19日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中国地震灾害预测与预报新闻发布会”时 说:“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我们仍必须随时紧密监控地壳变动,对于地震做好最周全的应对措施。
(3)星球运行成一线,也可 能是诱发多地震的外因
第37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13)
对于地震模式,过去比较偏重于地壳板块运动的研究, 但是近来开始注意天体运行是否对地壳活动产生影响。例如2008年9月11日,印度尼西亚地震与日本地震相继发生,只有20分钟间隔,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 所研究员高建国认为,它们之间肯定有关联,而这是什么样的关联,目前还不清楚。但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表示,从宇宙空间看:星球运行成一线,也可 能是诱发多地震的外因。
地球是浩瀚宇宙星球中的一个成员,运行时势必受到“兄弟姐妹”们的关照,相互产生引力。2008年9月14日,也就是 农历八月十五日,太阳、地球和月亮恰好运行在一条直线上,而在9月16日前后,金星、水星、地球和月亮也在近距离形成一条直线。孙士?推断,这一段时间 内,天体运行所造成的环境,使地球地震诱发因素增强。
在这里我们也希望,未来天文学家与地震学家,或许应该有更多研究信息进行交换和讨论,毕 竟月球对潮汐的影响是已经被证明的,那么其他天体的位置,对地震是否也构成影响?特别是2012年冬至,在天文学上会有所谓“天体排一”的情形,即是地 球、太阳、银河系中心连成一线,究竟是否会实际上对地球产生影响?或许有使命者可以展开这个主题的研究。
(4)中国开始进入地震活跃期了 吗?
自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开始问一个问题:中国开始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
根据我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 士?的说法,20世纪以来,我国强震处于活跃与平静交替出现的过程。活跃期和平静期的7级以上地震年频度比为5∶1。例如1901~2000年的百年间, 我国经历了5个地震活动相对活跃期、4个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其中,1966~1976年是活跃期,10年内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但从1976年8 月22日的四川松潘7.2级地震之后,直到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7.4级地震之前,整整9年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两者之间形成活跃与平静的强 烈反差。
孙士?根据2001~2008年的地震信息判断,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进入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期。首先,2001年昆仑山西口 8.1级地震后,我国出现了长达7年无7级以上地震的情况,2005年4月8日~2007年5月3日,又出现了近百年罕见的长达755天的无6级以上地震 的平静段,6级以上地震打破这平静段2个月后,又呈现出长时间的无5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段。然而自2008年开始,明显打破了以往的平静,例如2008年1 月9日西藏改则县6.9级地震、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强震,表明我国开始进入一个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 期。
《2012心灵重生》第二章第二节地壳活动频繁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