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自己给自己封官的皇帝非常罕见,明代的正德皇帝就是这极为罕见中的一个,而且是唯一一个为了自己的玩乐而郑重其事的给自己封官的皇帝。
作为整个大明帝国唯一一个由皇后亲生的嫡长子,尽管在整个大明王朝的皇帝当中属于那种天资不错者,但就其文化素养、知识面以及所受过的教育等,作为一个皇帝却是相当的糟糕,甚至有人说他在这方面与他后面的那个荒唐的、特别喜欢做木工活的皇帝天启帝朱由校有一拼。
中国历史并不乏这样的喜欢玩乐、嬉戏,甚至胡闹、恶作剧的皇帝。但能够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不按照常规做事,玩得花样百出、令人目瞪口呆而又毫无办法的皇帝,正德说排第二,恐怕没有哪个敢说自己是第一的,那个著名的戏剧(曾经流行一时)《游龙戏凤》说的就是这位爷。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正德皇帝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无论是在踢球、骑马、射箭、打猎、荡舟这些武行上,还是在音乐、戏剧等文行上,他皆有所精通。据说,他曾经谱写过一首叫《杀边乐》的乐曲,并获得好评。
正德皇帝最大的爱好是游山玩水。正德二年,为了怕群臣阻拦,正德皇帝化装成普通老百姓,带了几个心腹直奔昌来而去,想出关去耍耍,结果让居庸关的巡关御史给拦了回来,为了拦阻皇帝,他宣布:皇帝出巡关系重大,如果没有发布诏书明告天下,作为巡关御史的官员,职责所在,万死也不敢放皇帝出关。
碰到这样脑子不转弯的官员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好怏怏的打道回府。
谁知正德皇帝还不死心,半个月之后,他又一次瞒着群臣再次直奔居庸关,这回他成功了。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任命手下亲信太监把守居庸关,职责是不许文武百官出关。结果这回拦住的是百官而非皇帝。
出关之后,正德皇帝先下了一道诏书,任命一个名叫朱寿的人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来又封这位威武大将军为“镇国公、拜太师”。于是,这位朱寿便成了三个帝国最高职衔,即武将中的大将军衔,文臣中最高的太师衔,贵族中最高的爵位——公爵。
文武大臣们顿时傻了眼,不知道这个朱寿是何方神圣,怎么一下子竟然成为位极人臣和当朝第一人,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后来文武百官才弄清楚,原来这个朱寿就是他们的皇上。皇帝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出于如下的考虑,既然皇帝出巡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好吧,现在出巡的只是受皇帝指派有威武大将军,这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吧?这下文武大臣们也全没了辙了,古往今来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事啊?那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贤士大夫们在皇帝这种婉转自如的身份转换面前,不知道如何是好。而正德皇帝则得意于自己的这一伟大“创举”而开心的尽情玩乐了。
史载,这年九月,边境告急,说有约5万蒙古骑兵集结在山西的玉林卫一带,意图不明。正德皇帝一见报告立即来了兴致,马上下令:威武大将军朱寿关防征调粮草军兵,准备战争。
回去之后,皇帝立即下诏,鉴于大将军朱寿的战功,决定加封朱寿为镇国公(镇国公的名号就是此时封的),年领俸禄米5000石,由户部定时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