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学要扩招的真相


《印度时报》3月24日的一则报道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则报道经国内媒体报道后更是在国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
    报道大致内容是:印度人力资源部部长称,10年内印度需要兴建800所大学和35000所学院,以提高高等教育比率。
    印度目前有480所大学,22000所学院,如果将目前12%的受高等教育比率增加到30%,印度就需要在10年内再建800到1000所大学和35000所学院。
    不少人看了这条新闻后哈哈大笑,他们为什么笑呢?是因为他们把印度大举兴建大学和学院和中国的扩招划上了等号,于是想当然的以为,中国大学扩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大学生质量的显著下降,印度人真是太傻了,竟然要走中国的老路,而且已经明摆着的这条错路。
    其实,真实情况不是这样子的。
    首先,两国的教育体制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印度大学私立和公立并存,并且私立占优,大学比起我国来非常自由,而我们的大学却没有多少自主权,尤其是在招生方面,而我国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正是由于大学没有自主权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和扩招本身关系不大。
    其次,印度的高等教育质量要高。比如诺贝尔奖,比如科技成果转化,再比如现代信息技术,印度都走在我们前面,无论是印度的学风,还是印度教师的敬业程度,都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在印度的大学里没有所谓的导师老板,受法律的制约,这种学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最后,印度曾经吃过扩招的亏。十多年前,由于印度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印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那个时候,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达17.2%,高于全国总体失业率。可是,随着近些年来对结构方面的调整,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印度今后几年的扩招是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基础上的扩招,而不是我们目前的一味提高大学生比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