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举措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举措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王良智
 
 
    国资委18日下午召开发布会称,按照国资委要求,包含制造“地王”的中国兵器集团在内的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将退出房地产业务。
 
    国资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处于调整阶段的中央企业集团下控股或参股的房地产公司,要加快调整步伐,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
 
    78家央企的退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房价的稳定。78家央企将退出房地产业务政策的出台与两会后“央企火拼造地王”有直接关联!这也是中央政府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当为此举叫好!
 
    近些年来央企一窝蜂涌入房地产开发领域,搅动着本来就脆弱的楼市,对房地产市场中地价和房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助肘为虐的作用,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质疑与责备。这次在两会刚刚闭幕,总理下决心“遏制上涨过快的房价”之时,一些央企顶风做案,频频爆出“天价地王”,与中央政府房产新决策相抗衡,做出央企退出房市的决策是非常及时、非常正确的。
 
    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举措告诉我们: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土地政策方面,国土资源部出台整治房地产用地的专项文件——《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套型住房、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房地产用地出让预申请制度、实施住房用地开发利用申报制度、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检查。 国土部主要是为了从土地监管角度全面落实“国11条”精神,增加民生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进一步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地产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
 
   二是开发主体方面,国资委宣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将退出房地产业务”。 这一次,新华社官方的评论语气相当严厉,题目是“不务正业的央企应该坚决退出房地产领域"。评轮指出,央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按规定央企主要集中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搞房产是严重的“不务正业”。我们注意到,新华社给央企搞房产的定了三条“罪状”,分别是“一味创富与民争利”、“已成为房价高涨的重要推手”和“一旦市场出现变化,损失依然要靠国家埋单”。仔细琢磨这三大罪状,我们可以看到央企现在屡屡为人诟病的根源:拿国家的投资,赚百姓的钱。赚来的是自己的,亏了的是国家的。再简单一点说,就是四个大字:“不负责任”。不负责任的后果,不仅是伤害民生。拼命把资金投进金融、房市,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的投入不足。只有实体经济的复苏才是应对危机的关键一环。 "
 
    三是金融政策方面,央行首席政策专家樊刚最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现在中国的中央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调控政策是正确的。现在就开始要采取一些措施。非常关键的问题是用哪些手段调。仅仅靠教科书上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这些政策工具,我认为在资本市场的问题上可能还是不够的,它需要一些金融政策,甚至包括直接的数量控制,包括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通过金融政策,包括按揭贷款,包括对杠杆的控制等等,才能实现真正的管理。这一重要信息告诉我们,央行将会在金融政策上有所动作。
 
    四是市场监管方面,中央政府将进一步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之前的“国十一条”、“国土部十九条”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关键在于落到实处,在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和具体措施。目前住建部商未出台相关具体政策,这反年映出一些部委跟不上民生新政步伐。
 
    五是反腐倡廉方面,中央纪委全会公报指出要“严查五类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 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 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 严肃查办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 “保护伞”的案件。特别将“严肃查办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的案件”列为重要一条,这充分表明中央在房地产领域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六是行政立法方面,《住房保障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立法正已提上行政立法议程。《住房保障法》已纳入国务院今年立法计划,目前正在论证阶段。国务院法制办已就住房保障问题奔赴全国众多省市调研,包括东部发达省市及欠发达地区,届时《住房保障法》草案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住房保障法》将按照十七大精神,统筹考虑方方面面的意见,不排除“夹心层”。两会上,很多政协委员都呼吁尽快出台《住房保障法》,多个民主党派也为此递交提案。民革中央提出,要在法律中明确住房保障建设资金支出在地方财政中的固定渠道和相对稳定比例;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制。农工党中央提出,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实行不同的住房价格政策,此举旨在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近期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目前已向公众征集了近6万条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加快相关行政立法步伐。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相关行政举措将会陆续出台,而且会是组合拳式的重拳出击!这将有利于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有关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总体目标,有利于房地产业真正由国民经济保障型产业向民生保障型产业的重大战略转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