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朱从超
春节后拍了几张梅花照,想写几行诗题个照,可是这么一寻思,古往今来写梅的名篇名句如过江之鲫,哪里还敢动笔,而爱梅之人也多了去了,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乡野山人,究其原因,我想如果以花喻人,梅花是最好的了。
说到爱梅人,自古首推有梅妻鹤子之称的宋代诗人林逋,他在《山园小梅》中一句“疏影横斜
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绝了梅的绰约风姿,而“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则活化了梅花的色香味,诱人的美艳扑面而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则说
有梅入诗,即如歌如酒如茶那样可品可饮可唱可舞,甚至可以拥之入怀暖心暖胃。
诗人王冕 在《白雪》中吟道:“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歌颂了梅花独立傲雪的风骨,卓然高洁的品格,素淡风雅的气质跃然纸上,流传千古。
其实不仅古人爱梅,今人也爱梅。鲁迅先生就十分喜爱梅花.他曾精辟地用梅花作过一个比喻:“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他还请人为他篆刻过“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 咏梅》在林林总总的咏梅诗中独具
一格,他用浪漫的情思,拟人的笔法写出了梅花不畏艰难困苦,乐观、热情而充满活力,既
大气磅礴又活泼灵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有一种宁静、温馨又充满喜庆气息
的至爱大美。
梅花,是一首诗,是一段歌,是一幅画,是一个诗化的人,是一个季节的精神。那么,让我们
来欣赏一下她的风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