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本质之我见


       实际上现如今的事业单位改革,表面上看似涉及了一些人的利益,从社会化的保障待遇,养老来说,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实际操作的难度,关键问题是人为制造的一些借口,假如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为国家奉献几十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那么试问,实际上作为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那一个人没有辛辛苦苦奉献一辈子?很多人甚至于劳累死在工作岗位和田间地头。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坐在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不如一线工人或者风雨里来去的那么劳动人民的工作环境的话,那么可以换换?如果这么一换,肯定有人就要说自己的身份高贵了,自己是干部,是公务员,其实凭什么自己是所谓的干部,公务员自己心里最清楚,现如今,不学无术的,有这样那样权力交换的,基本都是高高在上的,真正学些本事的,反倒是真正的“公仆”(公务员,干部的仆人)。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无论是社会的角色定位怎么样。但凡是跻身国家之门的处尊养优的那么些人们,从20多岁同龄人算起,基本都是享受这样那样的待遇到死,一辈子衣食无忧,保障优先。作为同龄人的绝大多数没有进入体制之内的则是分别被贴上工人,农民的两种标签,或许有些人经过奋力拼搏,可以获得很好的物质利益,但是绝大多数则是保障待遇基本寥寥,农民基本是一辈子没有什么所谓的保障,靠天赏赐,还要供养那么些高高在上的大爷,接受他们爱理不理的服务。此可谓现在的实际现状。

       话说如今的改革,算起来也是九牛之一毛。其本质也是在民意高涨,民智开化的今天不得不作出的一些姿态性的表示,实质上是一种丢车保帅的举动,但是从根本上还是无法解决精简,膨胀的恶循环。此种现行的干部制度的格局如果没有根本上的改变,那么这样的现状还会继续的持续下去,离真正的实现大同还是遥遥无期。可以说既得利益的集团基本学不会去考虑民众的更多的利益。中国又来已久的官本位思想如果不实现实质的破除,当官为宦的根本性目的没有得到破除,那么社会的发展依然是畸形的,依附于各个官僚机构外围的利益集团仍然会不遗余力的聚敛资本。

       如果说现在还有阶级的话,我想那么很简单,就是分为既得利益阶级和新工农阶级。如果此二者之间的利益得不到均衡和调和,那么对社会发展的稳定是很危险的。既得利益阶级的特性就是拥有众多资产,明显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普通民众,或者拥有这样那样的权力的阶层。此二者,即可为姻亲,又可以互动,在权力和资本的交易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广大的新工农阶级的特性就是,上老下小,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受到高等教育的为数众多,大多数人居无定所,天生被贴上新农民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下等公民。在社会资源丰富的地方屡屡遭受既得利益阶级的歧视和藐视,却对现状很多问题无缘置喙。即无所谓的话语权,虽然是社会贡献的实际主体和劳动力的主力,但是基本没有实现自己群体主张的机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地基本形成了这种怪异的现象。明显的可以看出这两个阶层的特色。

        所以说:无论社会发展的速度被统计如何如何之高,民众生活如何如何之幸福,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的幸福距离绝大多数人来说,为时尚早,幸福只是既得利益阶层的幸福。社会崇尚贵族,崇尚那种奢侈和排场的生活方式,估计是和改革的初衷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假如本质上的这种极其容易形成利益集团的体制没有根本上的变化,那么实现世界大同,民众真正的幸福还真是镜花水月。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如果本身的官位上依附这样那样的经济效益的话,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种利益的共同体。公务人员干部分身的剥离才是改革的本质,消除掉这样那样级别身上所依附的待遇,官员真正的为人民,国家服务,那才是真的:公仆。无论职位高低在执行公务期间享受适当的行政资源是必须的,但是退休之后真正的成为普通劳动者对待,那样才是真的劳动者。恐怕需要当政的领导们需要有莫大的勇气来做出,我党建立之初的宗旨相符的改革。

 

以上言论只代表在论坛中扮演的角色的观点,和本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