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您好!我是高二的学生了,而且在好班,压力挺大的。
初中时我是年级第一名,那时候觉得学习并不困难,只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成绩自然就好了!可是到了高中,老师放手让我们自己找练习做,我一时间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我跟自己说要看书,但始终缺少约束力,再加上老师一直跟我们说现实的残酷,一时间我觉得自己被关在一个笼子里,四周都是高墙,我一心想学好,但总是分神,而且什么都记不住,考试成绩总是在下滑,有一次物理考试我竟然什么都想不起来。我非常害怕考试,每次考不好会很难过,但随即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有说有笑,我觉得自己麻木了,这样的我好害怕,但是父母一触及学习的话题,或别人夸我学习好,我会很生气,很抵触,从小被人夸到大,但如今我很拍别人夸我成绩好,因为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无法回首过去的自己,我总是逃避。我可以这一秒笑得很开心但一想到自己下滑的成绩瞬间变得很痛苦。初中我有很多问题,高中却提不出来,好像什么都懂了,但没别人理解透彻。我该怎么办?
我真的觉得好无助,有事还会有稀奇古怪的念头。期待您的回信。
这位同学:
您好!你的问题我认为是没有认识清楚初高中学习的差异,也没有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造成的。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初中重基础,知识比较浅,高中重能力,知识的广度、难度加大;初中课堂容量相对较小,学生习惯于教师领着走,而高中课堂信息量、密度较大,节奏快,需要学生会自己走;初中偏重于水平测试,而高中偏重于能力测试;……。从此来看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学习方法之上进行调整,关于学习方法,建议你参考《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高三学生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掌握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的。
你说“我跟自己说要看书,但始终缺少约束力,再加上老师一直跟我们说现实的残酷,一时间我觉得自己被关在一个笼子里,四周都是高墙,我一心想学好,但总是分神,而且什么都记不住”这一方面说明你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计划,另一方面说明你没有正确的读书方法,当然也没有认真去课本,你要知道高考80%的试题都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当你抓住了课本那么也就等于抓住了高考的80%的分数,所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精读课本,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使之烂熟于心,就非常重要。所以在此我要说的是与其找那些无用的资料去做,不如紧紧抓住课本来学习。
针对你缺乏明确的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计划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必须让自己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这是因为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同时也是克服困难、踏平坎坷的保驾护航者。你只有确实地、精细地,明确地树立起了奋斗目标,你才能认识到你体内所潜藏的巨大能力。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没有船舵的轮船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沙滩上而绝望、失败、消沉。下面我给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没有目标会有怎样的结果——
1952年7月4日凌晨,加罗福尼亚海岸笼罩着浓雾,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游泳选手涉水进入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名叫弗罗伦丝"查德维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
那天早晨,寒冷的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浓,就连护送她的船也看不见。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了,千千万万的人在电视上注视着她。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种渡海游泳中她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小时之后,她被冰冷的海水冻得浑身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他现在的位置距海岸已经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之外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是15个小时55分钟——人们把她拉上了船。又过了几个小时,当她开始渐渐暖和过来之后,她感到了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我当时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真正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维克小姐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卡塔林纳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纪录还快了2个小时。
查德维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因此,当你规划自己的成功时千万别低估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的重要性。
其次,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接下来你要切切实实的决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与代价,以及用什么样的行动——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行动与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天计划,用白纸黑字写出来)。世界上既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儿,也没有东游西浪就能达成目标的。
第三,用此时此刻就去执行计划——锲而不舍的行动以及钢铁一般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恒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自己所设定的计划,每天上床之前检查验收。当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你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褒扬,比如,今天我做的作业这么多,想不到我的效率如此高,今天完成了这么多作业,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比别人又多学了一些知识。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愉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如此每天反复,用不了多少天你就会把学习真正接纳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学习热情也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就会步步为营不断扩大战果,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成功。
第四,这个计划要在紧跟老师所讲课的步骤,切实完成好老师所留作业的前提下。这是因为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其实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当然在考试中成绩得到提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第五,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第六,坚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的定理,它是说,当一个人坚信某件事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针对你没有正确的读书方法的问题,提出如下读书的方法供你参考:
第一,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
第二,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
第三,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学、物理、历史、化学、英语等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最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四,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第五,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
第六,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
第七,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八,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如果你能把我所说的几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成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