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能源生产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普京提出,近十年,俄政府将继续发展国家石油天然气工业,燃料能源综合体应成为俄摆脱危机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依靠力量。其原因有三:一是燃料能源综合体可为国家提供40%的外汇储备和大部分预算收入,是稳定经济、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二是燃料能源综合体的发展对俄扩大与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有重大政治、经济、军事意义;三是俄外债负担沉重,正处于还债高峰期,仅2000年就应还本付息170亿美元。因此,在一定时期,继续增加燃料能源生产和出口,换取更多外汇确是普京政府的一个最现实而无奈的选择。

  俄能源生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是:

  1、 加强国家对燃料能源综合体发展的统一规划和协调监督。

  今年9月出台《2015年前俄罗斯燃料能源综合体各部门发展规划》。

  规范燃料能源生产和出口秩序;建立稳定的出口税率机制,禁止油气田勘探开发许可证交易;严格燃料能源消费者支付纪律,解决三角债问题。

  强化国家对各公司出口的监督和协调作用,一致对外。措施规定:各公司要向燃料能源部上报出口情况,出口合同价格、出口数量和公司在国外的活动;任何国际谈判项目,须在谈判前将内容上报有关部委,经部门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公司谈判还要吸收部门的专家参加;加快国际油气合作的立法速度,俄国家杜马拟成立专门立法委员会从事这项工作。今秋将审定《产量分成协议法》等8个法律。还要修订《地下资源使用法》,以建立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企业既能从开发新油田中获利,又能从老油气田的积极利用中得到好处。

  2、2005-2015年局部调整燃料能源出口和使用结构,相应减少原油出口,增加石油加工产品出口,实行节能政策,全面采用节能技术新工艺。

  3、从地缘政治利益考虑,俄要理顺和扩大现有管道运输量,完成新输油港建设和输油管道改建、扩建工程,加强国际油气合作和贸易。目前,俄石油开采总量的94%和石油加工总产品的13%均经输油管道干线系统输送。年输油量3亿吨,石油加工产品输送量为2090万吨。

  最近完成的四项输油管道的改建和扩建工程:波罗的海输油管道系统建设;绕过车臣,改建巴库--季霍列茨克输油管道;绕过乌克兰领土,建设苏霍多尔斯克--罗基奥诺夫斯克管道,继续扩建俄黑海东岸诺沃拉西伊斯克输油港;扩大哈萨克斯坦哈迪拉姆--俄罗斯萨马拉管道,增加哈萨克斯坦石油过俄境的运输量1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