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能源并购年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十八
2009年,中国的原油原油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89亿吨,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4%,一举超越伊朗,成为仅次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原油生产国。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的原油消耗量也创了记录,2009年全年中国石油消耗量达3.93亿吨,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9全年的石油进口量达到2.04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2%!这些数据凸显出了我国能源领域潜伏的供需危机矛盾。
中国被称为新的“世界工厂”,制造业已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到我国GDP的40%,全球30%的产品几乎都是中国生产的,而能源又是工业的血液,是这座“世界工厂”能否顺利运转的关键所在,这种现状决定了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必然是大量的、长期的态势过程。
如何突破中国的能源瓶颈?途径无非有两种: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中国目前致力发展的“低碳经济”,就是对能源消耗进行“节流”的一个外在表征,中国政府已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0-45%,这一举措显然会对中国今后降低能源耗费起到重要作用;但节流毕竟是有限的,开源是另一个必须使用的有效武力,这就要扩大我们的能源获得渠道。
从目前状况来看,国内的能源生产马力已开到最大,许多老油田比如大庆等都出现了资源枯竭、产能下降的现象,尽管也陆续有一些新的油田被发现,但总的趋势是入不敷出,只能依靠不断加大原油进口量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国内需求。但目前我们的石油进口比例已超过50%,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使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种现状情况下,通过对外并购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海外能源,就成为弥补我国能源先天不足的一个战略举措。
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2009年以来,以中石化、中石油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充分抓住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机会,在能源资源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获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也堪称为中国的“海外能源并购年”。
根据清科发布的《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报告》,中国企业2009年全年完成的海外并购共计38项(不包括尚在进行中的一百多项并购项目),达成的并购金额为161亿美元,增幅超过九成。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纷纷加快海外并购的速度,在海外并购所涉及的20多个行业中,交易金额规模最大的首推石油与天然气行业。中石化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一案,交易金额达到494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进行海外油气资产成功收购的最大一笔交易;中国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股权一案的交易金额也达到了153亿元人民币。
除石油行业外,煤炭行业领域也是今年海外并购的一个重点,中投公司就以13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收购了印尼最大煤炭企业布密公司,兖州煤业也以33.33亿澳元的价格并购了澳洲菲利克斯资源公司。据统计与上一年相比,2009年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相比2008年同比增长了九成以上。
与2008年或之前几年相比,能源和矿产行业明显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点。以中投公司为例,该企业在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2007、2008年把并购的对象锁定到了国外金融行业,先后收购了黑石、摩根斯坦利等多家金融企业的股权,这让其损失惨重。而到2009年,中投开始大幅转向,将大量资金开始投向能源为主的资源性行业,除前述收购印尼最大煤炭企业外,中投公司近期出手的项目还包括9.39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1%全球存托凭证,3亿美元入股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诺贝鲁投资等。
此外与往年相比,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并购技巧和规避风险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过去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并购经验,常常到一些风险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并购,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并购风险。这里面的风险既包括政治风险(如对来自中国的企业有较多顾虑的国家地区),也包括社会动荡风险(如在一些不安定国家进行的投资)。而从2009年的海外并购状况来看,中国企业已越来越重视对并购目标区域的选择,以针对澳大利亚的投资而言,澳大利亚是中国资源类企业2009年海外并购项目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在中国企业眼中,是一个“矿产资源发达而且法律健全”——澳大利亚的资源完全市场化,而且对投资者进入没有过多政策限制,这是中国企业扎堆澳大利亚一个基础。
中国企业与目标国政府的交往能力和公关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众所周知资源类企业是海外并购中的一个难点,各国政府对涉及资源并购的案例审查一般都极其严格,早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利就是一个明证。但从2009年的海外并购具体情况来看,中国企业的并购技巧在明显增加,许多中国企业都有意识提高了与国外政府的交往能力。比如中国五矿在并购澳洲Oz公司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就有意识地与澳方执政党和在野党均进行接触,从而有效避开了反对党可能出现的阻挠问题;而中国有色在并购赞比亚卢安夏铜矿公司过程中,也是因为向该国政府做出了“不减产、不裁员工、不减投资”的承诺,进而取得了该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兖州矿业之所以能在石油、煤炭等能源领域中有出色斩获,显然和它们能够和目标企业所在国政府进行良好沟通是分不开的。
当然2009年也有中铝斥资195亿美元收购力拓一案的失利,但总体上看,这一年仍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能源并购、甚至是整个海外并购的最成功的一年。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