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面子说起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爱面子。正因为如此,生活当中很多人尽管明知自己错了,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往往也会强词夺理,甚至无理纠缠,其结果往往并不能保往面子,反而越来越遭丢尽脸面。那么我们遇此情况应当怎么处置呢?除了需要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外,还要注意留有余地,给人一个下台阶梯,以保全对方的面子。

  “梁上君子”的故事很有意思且发人深思。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但陈寔对待窃贼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人一生当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一棍子把他打死,但也不能听之任之,做必要的思想工作很重要,而这个工作很多时候要靠语言来完成,中国人更爱面子嘛。但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会把人说得跳(发怒)。 因此,做思想工作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而巧妙地运用文雅幽默之词,可以消除受教育者的畏惧心理,从而达到思维与情感的共振,在爽朗、愉快的笑声中悟出道理,启迪思维,以收到潜移默化之奇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春节前夕,某企业领导到生产一线了解生产进度,发现中班的工人们居然放下手中的活聚在一起唱歌。一见到书记,他们就立即匆匆忙忙地奔向各自的岗位,歌声嘎然而止。对此,书记没有为此大发脾气,也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只是说了句:“看来你们唱歌的水平并不高,要不怎么躲在这里唱呢?”这句话并没有引入发笑,但是却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员工们微笑着接受了批评。比起“谁带的头?”“工作时间不准娱乐!”“扣发每人半个月奖金”之类的话来要有效得多。后来该领导还特地赶在春节前为员工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晚会,不仅活跃了员工们的文化生活,还拉近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团结。

  可见,板着面孔训斥人所达到的效果,同用轻松幽默的话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幽默就是理解,能拉近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完成思想沟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