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曾经在一家小诊所看到过这样的一幕:“哇、哇……”孩子哭得非常厉害,晃动着,满脸挂着泪珠子,要输液了。 那个男医生盯着自己手中小针头,推了推针头的水,嘴里说着:“你们家人准备好了呀!”孩子哭得开始挣扎着,他的眼光中流露出一种恐惧与害怕,满脸泪水。爷爷夹住孩子的两腿,奶奶则按住孩子的两手,一旁的妈妈双手抱住孩子的头,医生此时嘴里还在不依不挠地关照着:“输液了,按住了呀,稳住了呀!”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身体还在不停地晃动。只见男医生俯下身来,手拍了拍孩子的头,看了看,对着孩子头部细小的血管处了戳一下。“啊!哇、哇……”这突如其来的疼痛弄得孩子的叫声变得更大了,医生跺了跺脚:“没戳上去呀!你们没稳住呀,你看你们怎么一点也不配合。”他开始抱怨孩子的家人。 入针处,凸起小丁点的肿,孩子 “哇、哇” 的哭声,撕扯着大人的心,母亲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抱起孩子,左右晃动着说:“不打了,不打了,我们回家去。” 这样的情景让我难忘,我忽然感觉那个孩子就像待宰的小羊羔一样,面对那直冒水的针尖,幼小的心灵怎能不恐惧?怎能不哭喊?家长又怎么能忍心让孩子受这样的折磨呢? 多年后,当我带孩子去医院输液时,我还不时地担心着,假如孩子闹得厉害,怎么办?这样的情况确实出现了,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小护士的行动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孩子到了医院就哭了,一如当年我看到的那个小孩子,由于害怕哭着闹着,挣扎扭动,我一时愁眉不展,只见那个护士轻轻地抱起孩子,脸贴着脸,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乖,听话,宝贝,最乖了。”她来回地走动着,在孩子的身上轻轻地拍了几下,孩子惊恐的表情有些缓和,哭声渐止,不一会,护士把他传到我的怀里,然后右手迅速拿起准备好的小针头,她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用左手轻轻地拍打着孩子的头,以便自己更细致地看清小脑袋上的血管,孩子眼怔怔地望着,她拍完后,轻轻地贴着孩子的头:“不害怕,不害怕,这个东西就像蚊子在你的身上咬了一下,一点也不疼,就这么简单,乖。”就在孩子一眨眼的瞬间,她用针头快速地插了血管中,紧接着用白色胶带,粘住针的入口处,这就样在孩子还没注意时,已经完成了任务,我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心中顿生感激敬佩之情。 两次小小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实,输液、打针并不难,难得是你对孩子是否充满一颗充满亲切、善意、关爱之心。 |
感悟:这个故事让我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相处之道就看是否能充满一颗亲切、善意、关爱之心。
更多精彩小故事大道理请点击:小故事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