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侃车:奇瑞遭遇发展“瓶颈”的背后


  老沈侃车:奇瑞遭遇发展“瓶颈”的背后

  在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品牌中,奇瑞曾经是一匹响当当的“黑马”。不过这种说法还不够正确,应该说,在中国汽车业中,奇瑞曾经是一匹响当当的“黑马”,大有赶超中外合资车企之势。

  然而这几年,奇瑞的情况变得不是很理想了:从卖QQ到跨越百万辆后,销量增幅势头受阻;从一匹“黑马”到被赶超;从众“海归”云集到低调离去;从招兵买马到越来越多高层隐退。奇瑞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遭遇了发展“瓶颈”。

  那么,奇瑞遭遇发展“瓶颈” 的背后是什么?

  老沈以为,奇瑞遭遇发展“瓶颈” 的背后是出了三招坏棋。

  第一招坏棋是:车型扩张的“大跃进速度”。

  2007年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奇瑞有26款新车亮相,其中还有3款概念车。在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一年只能推出一二款或二三款新车型的情况下,奇瑞接二连三地推新车。这种推新款车型比推新款自行车还要快的“大跃进速度”,着实让人惊奇。上海车展结束后,老沈写了《奇瑞的“大跃进速度”科学吗?》一文,对奇瑞的这种“冒进”做法提出了质疑。 

  在上届上海车展上,一位专业人士对老沈说,奇瑞推新车速度这么快,产品质量能保证吗?

  那么,读者又是怎么说的:“一年推出15款车有点吓人,我不会买,如果新车推出这么频繁,这么短的时间当中质量一定不会靠谱。”

  奇瑞这样大规模推新车,其结果是,口碑受损,销量增幅反而受阻。

  第二招坏棋是:战线拉长,高端战略遭遇“滑铁卢”。

  在上届上海车展前后,奇瑞又爆出了大新闻:构建四大品牌,2009年要上市15台新车。奇瑞汽车不仅推新车速度这么快,而且还要把战线拉得这么长,确实有点让人目瞪口呆。

  造车就这么容易吗?特别是高端品牌。大家都知道,那些大型车企,出一款新车,得花三年多时间,而高端品牌花的时间更多。但当时的奇瑞,一年中能出十几款新车,其中还有高端品牌,这其实是不可思议!

  当时,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一些跨国汽车公司由于经营困难,不得不卖掉前些年花大价钱买来的品牌,而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核心品牌。在跨国巨头收缩多品牌战略时,奇瑞却来个逆势扩张多品牌战略。其结果,高端战略遭遇了“滑铁卢”。其实,这是必然的结果。

  第三招坏棋是:热衷传统汽车,忽略新能源汽车。

  2009年4月,老沈给奇瑞提了一个命题:“比亚迪的未来在电动车,奇瑞的未来在哪里呢?”

  当今国际汽车业,传统汽车必须转型,这是大势所趋。现在,世界各汽车巨头都在纷纷转型,在新能源汽车上探索新路径。而奇瑞还是热衷于传统汽车。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看来,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是异曲同工,传统汽车做好了,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支持。这话实在让人听不懂。

  据称,尹同耀曾说过几句话:一是不疯狂就死亡;二是多生孩子打群架;三是不能做短跑运动员,要做马拉松运动员。从尹董事长的话中,让人隐隐约约感受到:他似乎有点浮躁。现在,老沈觉得,尹董事长不仅仅是浮躁,而且有点落伍了!沈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