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产业未来是商业模式上的竞争


  本文系在传媒大学音乐传播系客串讲课概要:首先介绍了我的个人在音乐产业的经历,其次是介绍了爱朵文化的商业模式,最后重点阐述如何用商业模式来超越现有大型娱乐公司。

  一、我的个人经历

  音乐产业链从低向高依次是:创作人》唱片公司》SP》运营商》现代化运营的传媒集团。

  我生长在一个小城市,从小喜欢音乐,写了很多歌,后来我觉得我不能一辈子就样度过余生,于是,我说服父母来到北京寻找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开始也是没有门路,我想做一个创作人来维持生计,但是发现根本养活不了自己,搞音乐创作和制作是产业链最低层的环节,老是被唱片公司剥削。

  于是我后来与朋友一起创办了《MIDI音乐制作》杂志,然后又开始做唱片。在04年的时候,彩铃兴起,于是我又开始做彩铃CP。后来我发现,做唱片公司(CP)也不是音乐产业链上比较高的环节,而是SP,钱都让他们赚了,唱片公司分到手的少的可怜。于是我去了A8音乐,负责音乐资源。做了一阵子我发现,SP也不是这个产业链上最高的环节,那么是谁呢?是运营商。于是,我就先后去了负责移动全曲下载业务的一家公司。这个时候,我想我应该到了音乐产业的最高环节了吧!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仅仅技术解决不了音乐产业的问题。是制度!

  音乐产业落后的原因是体制,是运营和营销能力的匮乏。要救音乐产业,一定要从现代化的公司运营着手。于是我出来创业,做了爱朵文化,回归传统来做营销,和运营,是按日本先进的模式来做偶像艺人。

  二、未来音乐产业是商业模式上的竞争

  传统音乐产业是做加法模式,现在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改变游戏规则,变成做乘法模式。

  要想超越四大唱片、华谊兄弟等大额,只有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具体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从细分市场来侧抄,另一个是商业模式上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从商业模式上的竞争。

  娱乐产业的本质是垄断。华谊兄弟捆绑住了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三大导演的冯小刚,并且还垄断了众多有票房号召力的一线艺人。必须承认,现在即便有比华谊兄弟多两倍的钱也难以再签到更多的一线艺人或大腕导演。所以仅仅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要想超越华谊兄弟,一定有科学的方法:只有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才有可能。 

  跳出华谊兄弟这样横向加法的模式,用做纵向乘法的模式。这个模式其实就是迪斯尼模式,在日本就是杰尼斯的偶像组合模式。或者跟迪斯尼一样,专门做衍生产品类似的影视剧,例如国产动画片《蓝猫》的模式。等等。要想超越华谊兄弟这样已经上市的大公司,直接硬碰硬已经没有机会了,一定要从不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与之竞争。

  三、爱朵文化能在5年内超越华谊兄弟吗?

  该怎么超越?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因为口号都能喊。

  这个问题也是所有像爱朵文化这样的行业新生力量共同的问题。相对这么多业界大佬,尤其是华谊兄弟这样已经上市了的大公司,仅仅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人会听你吹牛。要想超越华谊兄弟,一定要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才有可能。

  爱朵文化是专门做偶像组合的一家经纪公司。商业模式是以偶像艺人为中心,开发衍生产品和音乐营销业务。只做偶像,只做组合,以9人美少女组合爱朵女孩(idolgirls)为核心逐渐扩散,公司目前爱朵家族成员一共有几十人。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垄断偶像市场。在偶像这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就掌握这个细分领域所有的智慧,并享受规模效应。当然,要超越华谊兄弟,5年后爱朵文化必须也是一个大型的上市公司了。

  爱朵文化和天娱的区别是,希望能从18岁以内的根源垄断新人。

  爱朵文化和其他垄断一线艺人的大型传媒公司来说,爱朵垄断新人,靠量多。具体方式是从细分领域,垄断年轻的偶像艺人,进而在整个娱乐产业占有垄断地位。

  爱朵文化和传统模式的娱乐公司的竞争,是商业模式层面的竞争,是用乘法模式来颠覆传统做加法的模式。乘法模式核心思想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多必然杂,必然只能做加法,国内饭店可以炒几百个菜,但复制不了;精必然强,可以做乘法模式的复制。就跟麦当劳一样,集中在汉堡、薯条、可乐三大样,但是把这三样做到极致,就可以连锁复制几万家。

  华谊兄弟走的是时代华纳的做加法的模式,而爱朵走的是迪斯尼这样做乘法的模式。

  华谊兄弟走的是垄断一线大牌艺人的模式。而爱朵走的是垄断新人的模式。

  爱朵文化只有颠覆现有的游戏规则。用规模化、大批量来超越。否则即便比华谊兄弟多两倍的钱也没用也签不到那么多的一线大腕了,更何况很难有两倍的钱。

  在国外,超越时代华纳的是迪斯尼,所以国内只要参照迪斯尼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超越时代华纳。也就是迪斯尼这样纵向做乘法的商业模式来超越时代华纳这样横向做加法的商业模式。

  华谊兄弟是在电影、电视剧、音乐三大内容制作方面的布局。这样的平台化布局有很强的聚合力,可以捆绑销售。但是这样全娱乐产业布局,也容易受到专业公司的细分领域的竞争。一旦到冬天,一旦到潮退的时候,弱点就会暴露出来。所幸的是,这个日期就在不远的将来。因为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粗放的大片模式很快走到尽头。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是那些专业的,商业模式过硬的公司。

  爱朵文化这样的新公司下一步要想做大,需要一支米老鼠,而不是想华谊兄弟一样是各个业务相加。必须打造偶像这个核心产品,通过这一核心产品把电视、电影、音乐、活动、新媒体等业务串联成坚实的王国。

  当然,迪斯尼是以虚拟的动漫形象为核心,那么,有没有以真人为核心的类似商业模式也获得成功的?所幸的是,有的!这个模式就是日本杰尼斯模式。爱朵文化其实是参照杰尼斯模式。

  总之,娱乐产业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单个公司之间的竞争,或单个艺人之间的竞争,对格局改变的意义不大。在目前娱乐产业的格局之下,需要跳出华谊兄弟这样横向加法的模式,用做纵向乘法的模式才有机会。做迪斯尼模式,而不是时代华纳模式,做纵向产业链,而不是横向产业链。从细分市场做起打造一只“米老鼠”,而不是各行各业的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