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畅通。”
如今,5000多个工地不分昼夜加紧施工,使得大武汉迈入到“大工地”时代。
最近两年,堵车已经成为武汉人的“家常便饭”,“上班必须早起,否则就要迟到了”。而交通如此拥堵,主要是地铁、二环线、武汉大道等项目的施工。
城市建设与规划,与房地产之间是何关系?今年9月底,任志强来武汉时给出了答案:“武汉的路、桥越修越多,等它们修好了,武汉的房价能不涨吗?”
【10年回眸】
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这几年,背街小巷的泥巴路没了,社区路灯亮了,公园多了,公厕免费了;有了免费自行车,有了琴台大剧院,长江隧道通了车。”“老武汉”童汉江说。
而在本报《黄峰淘房》专栏记者黄峰眼中,“这十年变化最大的要数江滩。汉口、武昌、汉阳江滩,以前是破旧不堪,如今,三大江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资料显示,2008年后,武汉天河机场有了第二航站楼,使得武汉成为我国中部最先进的航空港;2009年后,武汉到广州乘坐“武广高铁”只要3个多小时,武汉火车站启用;最近两年,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开工;今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7月29日,轻轨1号线全线通车;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今年年内,建设了10年的三环线即将画圆……
在老童眼中的这些变化,是用钱铺出来的。数据显示,2003年起,武汉城建投资突破百亿元。到2009年,投资额达418亿元。20l0年超过600亿元。而城市基础设施的巨额资金投入,将抬升地价与生活配套价值,也将间接转化为房产保值增值的推动力。
【十年点评】
5年后江城更宜居
在武汉“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形成‘智慧武汉’、‘宜居武汉’雏形” 。
规划提出,武汉与全国主要大城市之间实现高速铁路直接相连。以武汉为中心,1小时左右到达省内各主要城市,2小时内可到达郑州、合肥、长沙等中部城市,3到4小时可到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国内主要大城市;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初步建成,成为中部地区“水上门户”;天河机场第3航站楼、第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800万人次,成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大型航空枢纽和航空物流中心。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 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