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复习”要区别于“学习”
“学习”是个认知过程,学习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知识点、重点知识的落实,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浅入深。
“复习”包括“学习”但复习绝不是再来一遍,再重复学一遍。说“复习”包括“学习”是说各学科复习过程中包括查漏补缺这一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认知过程中肯定存在漏洞,肯定有遗忘,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要把这部分补上、对于学生来说欠账太多要还账。
复习最怕“炒冷饭”、“炒夹生饭”,也就是说把“复习”当做“学习”的重复,这样不但效果差,而且效率低。
有的老师说,第一学期复读班的复习就是要把基础知识、考点理一遍,进一步落实、夯实基础。这种理解和做法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怎么“整理”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整理过程中如何区分“复习”与“学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和网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认知过程中由于知识量和空间限制,因此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和网络,一定意义上说复习过程——特别是高考复习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
“复习”的核心价值在综合、提升、升华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科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当然学习过程、认知过程也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而复习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知的基础上一个质变的过程,飞跃的过程,通过复习要让学生站在学科的制高点上,俯视学科全貌,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举一反、触类旁通;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应用,才能探索未知,才能具有创新精神。
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因此一定意义上说老师指导学生复习过 程就是老师将学生引向学科制高点的过程,就是老师将学生引向学科殿堂的过程——这也是高考复读第二学期复习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