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的最后一场公益沙龙,在陆家嘴软件园区、手牵手PK91(白领生活馆)项目的最大场地、一个足以容纳二百张座位的会议室如期举办。2010年人力资本论坛上坐在职场心理专家俞茵等五大嘉宾一起的建东,受邀主持最近的三期和职场有关的系列沙龙,以及明年全年的职场主题的工作坊,每一期的话题都不一样,这一轮,她带领大家探索的方向和主题是:沟通与关系。
第一期,正是"黄山门"的新闻开始出现网络、美女珮瑶描述的那个"月黑风高"的大雪的晚上。天气的缘故,尽管主办方免费提供了下班族们可能来不及晚餐的垫饥的咖啡与茶点,并且因为场地硬件与容量的允许,在针对性群体之外,豆瓣网上发布了同城活动的预告,广为欢迎各路大侠的光临,参与我们的活动与互动,把自我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即服务他人的理念与光亮,通过"手牵手"再手递手地布施到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虽然一张张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导师内容、精彩纷呈的项目活动海报,设计得亮丽应景,既凸出了每一场次的主题,又很抓眼球,一看就是盛产美女的手牵手之当家花旦王莹之资深广告人出身的风格与杰作,让俺赞叹不已,特别向手牵手老大索要了几张,但毕竟是为期一年的项目,才刚刚开始,人传人的口碑,还来不及雪球效应与"发酵",加上正赶上这么个特殊天气,几乎每一位"与会的"都是"滑行"而来的勇敢者,"勇敢者"毕竟不多,所以,那天的人数我在路上就有预测了,和我想象的差不离(相关报道见珮瑶的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08a3b80100ndkj.html)。建东却并不受天气影响,她把十几人的"场","暖"得很温馨——人少有人少的好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分享,分享得越多,拿到得越多。结果,外面风雪弥漫,里面却是另一个季节的热暖融融,彼此围成圈的第一次见面,面面相觑,全无半点尴尬与我们在这个世界防御惯了的那份收紧,在陌生人面前、撤离了这一切的那份敞开与坦然,是让人多么的松弛与舒心。我曾经是一个防御系统很强大的人,特别能理解和感受,这份张弛里、心理与身体的负重与变化。也正因为此,让我不由得在建东所有的开讲里,对她接下来要讲到的"关系"的主题,更是期待。因为心里有太多的感触和实证。三轮沙龙活动下来,第一天人数最少,却是结束最晚的一次。而今,仅仅只是三轮下来,签到人数开始随着导师以及课程之魅力的广为传播,迅速飙增。虽然同样也是有所预期的,但昨晚一到现场,我还是吓了一跳。晚到半小时,已经四十多人密密围坐的一大圈,一个一个、自我介绍的环节,正进行到一半。我这边找了个方便喝水的工作人员的旁席坐下,后面接二连三仍不断有第一次摸路而来的新朋友进场。
在所有人的自我介绍里,有项目园区IT行业的白领职员,有这些公司里的HR,有留学海外回国探亲、闻讯有这样的机会而意图提高自己的硕士女生,有播音和传媒专业、即将步入社会、渴望和更多的人打交道的大学生,有一个颇有人气的读书会的部分成员,有结队而来、给到自己继续充电的年轻公务员,有培训行业的后起之秀的老师,有不同领域的职业规划师,有直言学了很多的技能、但"沟通和处理关系的技能是最不易过时、也学无止境的"投资顾问,有服务行业的新人,有心理工作者,有全职太太与全职妈妈,有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有一不小心就和建东三年相隔、站起来介绍自己时,语音里颇有点"狭路相逢"的激动的建东的旧识......这个城市丰富而多元化的特质,仅从这些不同职业的“寄居蟹”之“蟹壳”的五彩斑斓的身份颜色上就能让你感受一二。
当一身成功人士装束、低调而简练地"白描"自己——"来自地球,希望来这里,让自己变得更好,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的一位做投资人培训的先生之有别众人的介绍后(结束的时候,他让建东推荐一些书目,当建东报了三、五本书名、以及二、三个人名之后,他问建东,似乎要继续跟建东确认:你前面所说的……是在这些书单的某一本书里吗?显然他非常有心,并对建东课程里“一句话点到位然后结束”之带到的某个“点”与那个……的结合非常感兴趣。建东告诉他,不,这些书里会有一些出处,但你问的那些恰恰都不是。这位先生问,那就是说我想知道的那块内容,是你自己的吗?建东坦白:是的。如果你需要我前面课上所讲的这一部分内容……,它是我自己的。所以我没法在推荐的别人的书里告诉你有。那位先生临走,说了一句:你真了不起),唯一我叫得出名字的临终关怀志愿者杨晨龙(我喜欢直呼他"晨龙")接下去一句像是总结:"我们也许工作在不同的行业,但我们每个人同时也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终身职业,那就是‘做人',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沟通与关系这个话题的学习分不开,我期待来这里和大家一起成长"。 每个人或长或短、精彩而真诚的自我介绍,让我感觉,今天的这个沙龙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小高潮了。很有意思。
每个人都在介绍自己的过程中,顺带简陈了自己过来的"动机"和获悉这个项目活动的途径。有慕名老师的,有感兴趣课程话题的,有带着困惑和现实中的"燃眉"与问题而来的,有什么也不清楚、只是"撞上"这么个"不错"的机会和消息而前来一探究竟的......
终于可以轮到建东使用她的话筒了。她微笑地给到大家开场:
今天,是关于"关系"这个话题让我们走到了这里。已经三次下来不同主题的演讲,我最喜欢的,就是今天这个话题。可以说,在这个上面,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被其困扰。他们都知道,沟通非常重要,而沟通,似乎也不难,我们有很多的关于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但你知道吗,当我们在压力状态的时候,它们却一个个都烟消云散了。记住,你经常会遇到这种让你"神功"遁失的压力状态。我相信我们这里的朋友,有很多可能都去学过"沟通",如果你有学过一些有关沟通的技能与常识,你就会知道,我们平时用到的文字部分的沟通,只占总的沟通效果的7%,语言和声音帮助完成的,占37%,剩下的肢体语言,我们的表情和眼神等,占55%。这就意味着,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我们用17年的时间,来学习那个7%的内容,那么,你有想过吗?我们要用多少的时间给到自己来学习那个55%的部分呢?它们又值得我们花费多长的时间,来成就"学业"里一路"滚爬"出来的我们那个漂亮的"分数"包打不了的人生天下、之人生本身的品质呢?我们又允许自己用多少的时间来学习关于"沟通与关系"的关系、以及对它们的反思呢?有时候,不能沟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大家想过吗?不是你的技巧不够,技术不够,而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看着别人的脸色说话,我们在"关系"中迷失了我自己。你连自己都找不着了,你在拿什么和人家沟通?你连自己与自己的关系都没有厘清,你拿一个不和谐的自己,怎么去和别人交换和谐?尤其是亲密关系,让我们既爱又恨的亲密关系,它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照出了逃无可逃的我们。职场关系也是这样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你所有的模式,情绪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但职场可以逃,你还可以做得不高兴,一拍屁股,辞职走人,不和你的死板的老板"玩"、不和你的刁钻的上司"玩",潇洒地逃掉......但你想过吗?你错过了多少次发现自己、找到自己、遇见自己、成就自己的机会。当你在一份关系中纠结的时候,你有想过吗?那是你在和你自己的某个方面在纠结。这份关系在提醒你,你需要提高的某个空间的存在。每一次我喜欢从问题开始。这一次也不例外。等会我会给到你们六个问题。在关系中成长,无数个纠结的关系,它在无数次地提醒我,你要成长。当然,沟通是重要的,它是建立关系的桥梁。只是,在和别人沟通之前,你和你自己的情绪沟通过了吗?你带着这样那样的情绪,还没来得及和自己沟通,又怎么去和别人在情绪外面沟通?为什么有时候这些技巧这些工具就是学不好、用不好?那是因为你不接纳。你不接纳你的情绪,不接纳你的不完美。你的情绪在你越是拒绝越是不想要的地方被喂养大。我们所有的情绪是被贴上很多标签的。可以,不可以;好的,不好的......你能不能有一天在你自己的"客厅"里面接待一下它们?而不是把它们火冒三丈地掷砸在他人的门脸上。亲爱的,你可以请它们坐下来,给到一个板凳的空间,温柔地聆听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先不要暴力地对待你的情绪,它就不会暴力地对待他人。请相信你的这份真实的情绪是杀不死你周围的人的。不要把你的点滴的不满积累起来变成怨恨。并不是我们只能在关系里分享我们的快乐与交融,我们同样可以在关系里分享我们的"界限"与"保留"。拉丁文的"亲密"的原意就是分享真实和信息。我相信你已经被教导到大脑足够强大地对一些真实地涌动在你身体里、可能不被别人接纳的隐秘感受念上一遍遍"紧箍咒",但,这个紧箍咒的作用会强化它永远停留于你的大脑,你只要大脑一松懈,一个不小心,身体里的那个无名之火可能就脱轨了。你是要在你与他人之间一个流动的不被"情绪淤泥"的和谐呢?还是要潜伏着海底的火山爆发的水面上的平静?一份能够滋养彼此而不是消耗彼此的"沟通和关系",就应该是从这里开始。如果有人说沟通就是要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愤怒,不去生气,那么,有一天,她一定会把所有欠的"债"全部还出来的。感谢上天,它给了我们一对翅膀,感性与理性。当我们拥有了这样的一份完整,理性与感性之两边的羽翼都被我们人性地喂养、梳理,你才能在振翅高飞的人生中,因为你的平衡而飞得更高,更远......是的,还是会有一些事物和人让我们生气、让我们难过,让我们缺憾,但,没有关系,虽然它们的存在可能让我们无缘于完美,没有关系,我们的人生不是因为这份完美而有力量,而是因为那份同时接纳和包容了所有缺陷的完整,是这份不再挣扎和拒绝的接纳的完整,让我们变得有力量的。在这样的完整之前,那份少了一份遗憾的完美,只会显示出它的单薄。我们的沟通与关系,要从这里开始。下面是我要问的六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门径......
接下来是每一个问题的小组分享,大组分享。大家一边体验着这样的安全的互动,一边由建东一一地给到问题之核心的那个反馈。在这样的精准的反馈之布下的反思里,我知道,一些人已经自己跟自己在心里开始练习。由于人多,在每一个"点"上,分享的时间和节奏,必须控制,这份不得已的控制,让整个场子里,充满了"意犹未尽"。结束的时候,建东连洗手间都没有"机会"上,一个个追着讨教,问这问那。
戴维是其中的一个。回家的方向同路。他应该是第二次来听建东的课。大伙一块走出大楼的时候,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送给建东。俺一看书名,就笑了。领会其中的美意。但我没有说。只是从忙不停在和人说话、继续解答着"追随者们"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建东手上接过她无暇浏览的那本小书。和书做了二十多年的"亲戚",我总能第一时间知道那个封皮的下面、各藏着怎样的宝。我很享受在这样的热闹的场子里像一滴水一样,安静,听他们说,怎么说,说的什么,然后说的背后都带着怎样的关系密码与生命密码。他们的面对众人的那份不由控制的紧张,他们的在陌生人面前无需掩饰的无助和对自己的不满、对家人的内疚、对朋友的自责,以及他们的自信,他们的豁然开朗与困顿......我一样一样,静静地不曾遗漏地听着。我发现我已经学会了不带任何时间概念地在那里听这些生命之给到另一些生命而发出来的美好邀请。我发现,我以前的那份有所挑剔的批判性突然都没了,在那一时刻,无论他们怎样的暴露出他们的不完美,但我给到的,全然是欣赏。我真诚地对因为抢着分享、而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二次拿到话筒、第二次明显有点忐忑、有点不好意思的那位女孩说,你的声音真美。我是发自于心的。没有恭维,因为没有必要。没有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小小怪责——她抢占了一次本可以属于别人的机会。而我们总是“贪心地”想拿到更多。因为有二次的机会被她占去,我就多了一次的时间聆听她美好的声音。正好她走在我的身边,我就把我对她声音的那份赞美,很自然地"递"给了她。看得出来,她是那样的开心、享受和滋养。我想,她收到了建东送去的一份包装在"关系"话题下的生命礼物,同时也收到了我给她的认可与接纳与鼓励之陌生人关系之间的礼物。我为我自己的这份内在空间的突然增大而感到欣慰。我曾经是一个多么有所好恶、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不耐烦"的人啊。是他们中的每一位,在"枪林弹雨"到处铺设了"算计""倾轧"的地雷的职场的磨砺下,仍然抽出时间来学习如何开放自己,坦白地与人相向,在红尘滚滚里,真实地做自己,努力将自己的那朵"莲花",开到最美,开到最大,这份内在的执着与洁净,乃至那份他们可能并不放在口上、而是根植于心的默默信仰,深深感染着我。戴维见我捧着他给建东的那本书(顺便在这里谢谢晨龙送给我的《快乐密码》,很棒的一本书),在那里争分夺秒地搜读,立马上来很慷慨地表示,他也会送我一本。这下可好,聊上几句,知道俺跟建东是"一伙"的,他"决定"要送我的,已经不止这一本书了。这几句话功夫,戴维居然就坐反了向。地铁只好随我在人民广场下来。我"向导"着告诉他怎么转,二号线再坐一站,可是他说,不了,没有风,我正好慢慢走这一站。一边可以做个祷告。
建东整个晚上,只有在跨进地铁、后又被别人"抢去"之前的那一个空隙,上来挽住我的胳膊,说了唯一的一句话:"亲爱的,我终于可以和你说话了"。
亲爱的,我决定把昨晚的这个"遭遇"记录下来,建东,你终于和我也算是说过一句话了:)当然,你连这句话也没空和我说的话,我也爱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让我知道了,我们所渴求的那份爱的滋养,并不只是来自于情爱。它可以来自于你的任何一个或深或浅的关系。当我在这样的一份无所期待的关系里,获得了老大老大的一份"意外"收获时,我终于有力量,可以把它流动到我的其他关系里,而不再是我的脑子在"奴役"着我"应该"去爱这个爱那个,而是我的心,自然就有"水"满出来了。我知道,在我开始满出来,不仅浇灌自己,也可以浇灌别人的那个水里,以及那一刻,你是那个打通我泉眼的人。就因为这个,亲爱的,你被"众星捧月"地冷落了我,没空和我说一句话,我也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