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潜在政策利空多, 大盘中期下跌态势隐现


 

12月潜在政策利空多,大盘中期下跌态势隐现

 

    11月份,CPI数据居高不下、超过预期,央行被迫20天内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加息一次,再加息呼之欲出,2011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中性的预期大大升温;美元借爱尔兰债务危机、朝韩对抗升级强势反弹,引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出台,但是调控效果尚不理想--在上述多重利空的打压下,大盘冲高到3186点之后,连续暴跌,将众多基金和散户套在山顶站岗。

    时至今日,认为“近期大跌为牛市回调,短期大盘将再过3186点”的投资者仍占多数,他们的判断依据:一、11CPI为阶段最高点,12CPI将拐头向下;二、我国经济明年一季度见底,二季度开始回升;三、根据历史经验,加息初期大盘上涨概率大;四、国际热钱泛滥,国内资金充裕。

    我认为上述观点过于乐观,站不住脚。大盘目前很大可能不是牛市回调,中期下降态势已经隐现。分析如下:

    1、11CPI将再创新高,为4.8左右,通胀形势严峻;12CPI虽然可能下降,但未来几个月的CPI很大可能会高于5.0自8月份以来,每个月权威机构都发表观点,认为上月CPI为年内高点,当月CPI将反转向下。但事实一次次与预测相反,8、9、10当月CPI分别为3.5、3.6、4.4,每个月CPI都再创新高。

    近日机构再次预测12CPI将拐头向下。12CPI真的会拐头向下吗?可能会,但未来还应有反复!近日,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连出行政规定,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据说收效明显,前几个月大涨的蔬菜价格出现明显下降(但近日东北新粮价格大幅度上涨),若如此,12CPI将低于11CPI

   但是,美元阶段性反弹即将结束,大宗商品价格将重新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随着加息预期提升、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境外热钱正在加速涌入,这将进一步加大我国政府控制通胀的难度;我国银行利率与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倒挂,储蓄搬家现象将愈演愈烈,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水、电、气等政府公用企业的成本进一步上升,涨价预期很强烈;用行政手段控制商品价格,见效快,但只能暂时压制,短期市场供求关系难有大的转变,随着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大,调控效果将出现反复┄┄未来几个月,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是必然趋势,除了大幅度升值人民币(会损害出口,减少就业,采取大幅升值政策的可能性应该不存在),没有其它有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时间一长,输入性通胀必然会引致全面通胀。

    2、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逐季下滑。在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率基本保持不变,前三季度分别为17.9%、18.2%、18.6%;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5.6%、25%、24.4%;出口增长率分别为28.7%、25.1%、22.9%,下滑较快。

    2011年,据专业机构预测,全年GDP增长率将保持在8.8左右。其中,受4万亿投资明年下半年将陆续完成、明年房地产调控难以放松、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虽有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十二五规划”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有利因素支撑,2011年的投资增长率可能下滑至18%左右。出口受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欧美经济难有大起色、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等不利因素制约,很难持续保持高增长,增长率可能保持在15%左右。但预计进口也将随之下降,净出口下降有限,对经济增长减速的负作用不大。消费能否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是决定2011年GDP增长能否达到预期的关键要素。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因素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将增加会促进低端消费,社保、医保日趋完善可提升消费信心,流动性相对宽松等;不利因素是2009年开始实施的各项消费刺激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CPI大幅上升必将削弱购买力,房地产限售政策短期内难以解除等,总体感觉是不利因素多一些,消费想保持稳定增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综上分析,2011年全年GDP将保持温和增长,季节GDP的趋势性变化应不明显,即“一季度GDP未必见底,二季度GDP未必回升”。而且,在年初“防通胀”甚于“保增长”的压力下,各种紧缩政策将抑制经济增长,2011年存在下半年GDP低于上半年GDP的可能。

   3、今年10月份,我国3年来首次加息,有机构预计年内可能再加息一次,2011年内还将至少加息2-3次。2007年,大盘伴随着多次加息一路上涨,许多投资者据此乐观地认为,未来即便再加息二、三次,也不影响大盘的上升态势。我认为这种判断是错误的:

  (1)、目前经济运行状况与2007年不同。2007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1.1%、11.9%、11.5%、11.2%;四个季度的CPI增长率分别为2.7%、3.6%、6.1%、6.8%。2007年上半年经济状况为“高增长、低通胀”,故多次加息不改大盘上升态势;下半年则属于“高增长、高通胀”状况,大盘在10月份见顶6124点,一路狂泻直下。当前,我国经济仍位于下行阶段,但是10月CPI已经高达4.4,11月CPI进一步接近5.0这一恶性通货膨胀警戒线,属于“中增长、中通胀”阶段,很大可能正在向“低增长、高通胀”阶段发展。如果不能尽快使CPI拐头向下,即便GDP拐头向上,未来大盘也走势堪忧。

 (2)、加息可以遏制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呈现结构性通胀特点,主要由输入性通胀因素和季节性、灾害性等客观因素引起,非需求过剩,故加息对抑制通胀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却会推动人民币升值、增加企业成本,损害经济增长。当前,我国不能轻易加息,若如此则上了美国的圈套,稍一不慎,我国经济将陷入“低增长、高通胀”的泥潭。短期内若再加息,建议一定要谨慎对待,逃命为上!

   4、截止2010年11月初,A股总市值28.33万亿元,流通总市值20.37万亿元,居民储蓄约20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25.33万亿元,广义货币余额(M2)69.98万亿元;2007年大盘6124点时,A股总市值约28万亿元,但流通市值只有8.78万亿,居民储蓄为16.4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14.46万亿元,广义货币余额39.41万亿元。可见,相对大盘容量来说,目前资金对应现有点位已经吃力。

   近期,虽然境外热钱流入加速、国内居民储蓄搬家,为大盘提供了数千亿的增量资金,但是同大小非解禁、新股频发、银行股融资等抽血行为相比,仍是杯水车薪。不出意外,2011年A股又将新推国际板。这种状况下,除非各路投资者看多信心高度统一,普遍选择持有或买入,才能推动大盘上涨。否则,若经济前景不佳,而股市扩容速度仍然过快,将削弱场外资金入市愿望,而带来更大的下跌。

    综上分析,目前经济仍处于下降通道,但CPI已接近恶性通货膨胀警戒线,未来几个月,为了控制通胀,紧缩的货币政策随时可能出台,上调准备金率将成为经常化工具。加息负面作用大,但在必不得已时也会采用。

    今年下半年我国十几个大中城市纷纷出台了房屋限售令,目前看调控效果并不理想,近日多数城市房价仍然上涨,新地王频出。2011年上半年,全国的房地产调控应不会放松,一旦某个阶段房价上涨过快,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将推出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2011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控能否放松,要看经济运行状况,只有在出现经济下滑较快时,房地产调控才可能放松。如果2011年我国经济一直运行平稳,那么房地产业全年都将处于调控之中。房地产业起不来,多个大权重行业都将受影响,股市难有大的行情。

    近日,人民日报多次发文呵护股市,表明决策层不希望股市下跌,以免使股市失去吸纳过剩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的作用。正如前几天的大跌,可能与决策层担忧境外热钱过快流入和居民储蓄大量减少,从而授意社保减仓有关。分析决策层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股市脉搏。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决策层既不会希望股市单边上涨(会吸引境外热钱大量涌入增加通胀压力、减少居民储蓄不利于银行业绩),也不会希望股市大幅下跌(不能吸纳社会游资,将加大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稳步震荡上行应是决策层所希望看到的。但是从经验来看,政策底每次都靠不住。市场趋势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市场底才是真正的底。不过,近期如果股市出现大跌,国家队很可能会出手护盘,短期不宜过分看空,大盘很难跌破2650点。

    基金目前平均仓位高达88.87%,多次实践证明,基金高仓位是股市顶部特征之一,这个规律屡试不爽。目前市场上的看多人气正在迅速消散,一旦再有新的利空出现,基金经理们发现经济前景不如之前想象得那么乐观,多杀多的惨烈局面将发生。那时真正的市场底才会出现,也是我们入场拣便宜砝码的好时机。未来几个月,密切关注基金仓位何时能够降到75%以下的低位。当然,每年的最后几天,为了年终业绩排名,各基金都会齐心协力拉动大盘,股市上涨概率很大,有短线的操作机会。

    从技术上分析:

    111月大盘最高点为3186点,但开盘点位2986点,收盘点位2820点,实体阳线未突破连接3478330631813073四点的下降趋势线,20098月份3478点以来的调整仍未结束。

    2、11月上证月K线为碰阻力线后放量中阴线,下跌态势明显。12月份上证月K线收反弹小阳线、十字星、小阴线均有可能,除非12月份大盘月K线收放量中阳线甚至大阳线,(这需要11月CPI大幅度低于预期、且2011年货币政策仍维持宽松,目前看这两者都不可能实现),否则都属下跌中继形态,大盘在2011年1月、2月继续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3、大盘下方有三条有力度的趋势线可供支撑,一、是连接1664、2319点的趋势线,12月份位于2550点附近,应该对短期大盘构成强支撑。二、是连接998、1664点的趋势线,2010年1季度大约位于2200点附近,应对中期大盘构成强支撑。三是连接2009年8月低点2663、2010点7月低点2319的趋势线,2010年一季度大约也位于2200点左右。

    4、2550——2650之间是前期大盘的密集成交区,有很强的支撑力度,没有突发特大利空,12月份大盘应难以跌破此区间。2970为强阻力区,12月大盘也很难越过此空间。12月大盘的走势很可能是前半个月跌,止跌于2650附近,后半个月涨,收盘于2950以下。

    5、未来几个月,大盘至少应跌至2600点以下,不排除跌到2200点附近的可能。中期下跌态势已经显现。

    6、如果2011年中国经济一旦陷入“滞胀”,那么大盘不排除跌到2000点以下的可能。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出现的几率很小,2011年经济走势很可能是“温和增长,较高通胀”。

    7、由于当前的通胀形势大大超过预期,我们必须对2011年的股市行情降低期望值,要彻底放弃牛市思维,暂时仍按照震荡市来对待,具体的操作方式:一是坚持高抛低吸,波段操作,见好就收,不要长时间捂股。二是回避大盘蓝筹股,波段性操作属于新兴产业、大消费、医药行业的中小盘股、创业板股,不要害怕创业板股,其中部分有真实业绩增长、调整充分、有题材概念的创业板股,2011年很可能走出独立的牛市行情。

 

                                                               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