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可持续发展须有集聚人才的长远谋划
李华新
可提供300平方米住房、最高津贴百万元……近日,阜康市向海内外发出“求贤书”,承诺提供的待遇条件可谓优厚(见本报11月19日一版报道)。相信一定会有不少贤才为之动心,财政状况并非十分宽裕的阜康市求贤若渴,引风气之先,在招才引智上的大手笔、大气魄,也让笔者顿觉眼前一亮,忍不住称道一番。 ( 2010-12-3 8:53:00 新疆日报网 )
长期以来,人们说得更多的词是“招商引资”。很多地方为了招来客商,引进资金,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改变地区面貌,改善人民生活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往往又忽略了“招才引智”。
其实治理援疆一直以来也是新疆各级领导密切关注的一个事情,而且前不久山东省就有一个由山东出资缴邀请新疆的同志来山东学习考察的计划,现在已经在进行实施,不过从更高和更广的领域来看,新疆所需的人才并且仅是一个山东可以满足的,而且这样的培训计划,还是可以有更多的领域来引进人才的。而且现在的新疆爱那个已经是在出大价钱了,而且是条件是相当优惠了。
因而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用智力来构成新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地,其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对于资金和人才之间的关系上,用人才的重要还是资金的重要来进行判断,因为人才的高地和现代金融的发展,不是不需要资金以及项目的援疆的需求。而是这些都是不可轻废的事情,更不是因为拥有了资金和项目,那么人才就会自然涌来,而是需要人才的吸纳有方,这里不仅只是物质条件的打造,更是对人才的器重,以及为这些人才的到来提供一个开阔的空间,有一个施展的舞台。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同时也需要一个宽容的环境和可以容下这些人才的机制和环境,而不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对于宾礼相待,一旦有不同的相左的意见,就会对人才指三挑四,更不是对于人才不能正确对待,以自己的“原著”来对外来的人员有抵触的情绪。
其实,新疆要真正得到发展,必须创造外来人员参与新疆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能够容纳天南地北,能够有容纳五湖四海的气魄,更需要从每位新疆的领导能够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来共创新疆的未来。在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软件环境上多下工夫,创造条件,优化机制,真正为他们提供一个尽情发挥作用的舞台,促使他们迸发创新智慧,涌现创业活力。
新疆目前正处在援疆发展的大好机会,但是各地的发展也有自己使得发展计划,因此新疆对人才的吸纳也是需要长远的信心,而且是需要通过制定五年、十年乃至更长一点的时间来打造人才的智库储备人才的智库,也是只有如此,新疆的人才智库次啊能不断增高不断堆积,蔚成大观。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