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主权货币价值之锚到底在哪里?


超主权货币价值之锚到底在哪里?

 

 

超主权货币价值之锚到底在哪里?这是研究法币价值基础的经济学人们问过无数次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经过分析单一商品黄金、一蓝子商品集合、社会总商品集合、社会价值产出总集合等的价值锚内涵,得出的结论是:超主权货币价值之锚就在社会价值产出总集合中,其价值锚的数学表达式为:1PYN=GDP/n

 

一、商品黄金的价值锚内涵分析

简明地一句话概括:人们约定特定量的黄金与一定标量的法币等值因而就锚定了法币。

历史事实证明这种美好的愿望有些过于天真了。因为要让这种货币体系正常运转,黄金的价值量要保持基本不变、其供应量要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且其增率也要与经济发展的增率基本一致,最好是各国开采黄金时的成本也基本一致,其增率也与其经济增率基本一致…这实在太难为黄金了。理论上稍加分析就可以证明:由于科技的非线性发展,任何单一产品的价值都是动态变化的,不可能保持基本不变,也不可能保障其增率与世界经济增率基本一致,所以任何单一产品都无法成为科学的法币价值锚。

 

二、一蓝子商品集合的价值锚内涵分析

选取一些代表性商品组成一个商品集合(蓝子商品)是不是就可以总体上保持其价值基本稳定甚至于也能保持其增率与世界经济增率基本一致呢?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理论上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只要所选商品的代表性足够好。这要求所选商品要尽可能全面,最好是经济体的商品生产结构也基本保持长期稳定。这在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农业文明中勉强可以满足,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当今,要准确选取能够代表社会总商品价值的蓝子样本商品已经十分困难了;即使偶然选准了,人们也无法算出其价值的可置信度及其可置信区间。

 

三、社会总商品集合的价值锚内涵分析

社会总商品集合就是最大的商品蓝子,它的价值就是经济体产出价值本身,如果经济体保持商品产出种类和数量比例基本不变,则可以基年的价值作为标准锚定货币。

在科技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广泛的当今,任何经济体保持商品产出种类和数量比例基本不变既无必要也十分困难。一个经济体在特定时空中到底打算产出一个什么样的商品集合Qq1,q2…),既取决于经济体内固有的生产力水平,也取决于其国民们的消费偏好,还取决于它参与的国际贸易环境。任何经济产出商品集合Qq1,q2…)时,总是力图取得最大化政治经济利益,为达此目的,Qq1,q2…)必须经常变化。

这些经常变化的商品集合之间的价值量如何比较?它们在不同年度时表现为不同的名义GDP数值,这些名义GDP间有可比性吗?其价值锚是什么?

因为商品集合的不同,从表面化的商品入手,无法比较其价值大小;法币数量化标定后得出的只不过是名义GDP,其间的比较仍然缺少标准。看来法币的价值锚是无法从表面化的各种商品中找到的,必须要从这些不同的商品中找到其内在的不变价值基准。

 

四、社会价值产出总集合的价值锚内涵分析

关于价值的内涵本文就不作系统全面的概括了,这将使本文冗长而脱离主题,本文此处所指的价值特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经济体中,正常生产情况下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产出商品的抽象价值。

正常生产情况是指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基本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正常生产状态中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利用其固有的生产力水平进行生产,产出的商品中既凝集了此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量,也包括了此生产力系统中的转移价值量(如资本的折旧价值量和广义土地资源耗用的补偿价值量等)。宏观上讲,平均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利用其固有的生产力水平进行商品生产时产出的商品抽象价值量就是该经济体价值产出意义下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同国家在不同年度里的这种平均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我在此给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本位标准单位的通式是: PYN Productivity=生产率, Year=年度,Nation =国民),1PYN代表的就是某国在Y年度里平均1小时商品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抽象价值量。如果经济体一定时期内商品生产总劳动时间小时数量为n,则其产出的总价值量为nPYN

不难推知:经济体一定时期内用n小时社会必要劳动进行商品生产可以产出的商品组合q1,q2…是无穷的,但每种组合所形成的各商品集合Qq1,q2…),其抽象价值总量都是nPYN。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不同商品集合中内在的不变价值基准。

在广义的简单再生产经济体中,经济体的生产效率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只有商品种类及数量的调整,此类经济体在不同时期内产出的商品价值单位1PYN将保持不变。

在真实的经济生产中,各经济体因技术进步等原因,虽然各部门不可能同时提高经济效率,但社会宏观经济效率会逐步提高,所以不同年度的PYN价值量是不同的。

 

1PYN这个抽象的价值量须经过货币标定后,才能为人们所量化理解,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用法定货币来数量化标定这个平均劳动生产率。

本文以一个模拟假定例子来作一个简明分析。

 

假定: 某国在某时期用n小时商品生产性劳动利用其固有的生产力系统进行商品生产,产出了商品集合Q(q1,q2…),所对应的价值集合为V(v1,v2…)、所对应的市场成交价格集合为C(c1,c2…)

 

问题:试用价值集合V(v1,v2…)和价格集合C(c1,c2…)分析出其中的货币价值锚内涵及其科学的数学表达式。

 

分析:

1、        价值集合V(v1,v2…)和价格集合C(c1,c2…)都是对同一标的物商品集合Q(q1,q2…)的描述。商品集合中对应的是各种产品与服务,每种产品和服务都有其固有的价值量且同时也有一个货币标量(市场成交价格)。

2、        微观上讲,任何单一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化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但现在的经济学知识水平无法确定任何单一商品的内在价值量,所以货币的价值锚科学表达式现在还不可能从微观单一或几种商品中找到。

3、        宏观上讲,价格集合C(c1,c2…)中的各元素c1,c2…等是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字加总的,其加总的结果就是GDP值。因为GDP的生产法定义就是一定时期内国民产出商品的总值。GDP/n就是货币标量意义下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4、        价值集合V(v1,v2…)中的各元素v1,v2…等虽然无法分别确定,但其加总值V却是客观存在的。它就是某国在某时期用n小时商品生产性劳动利用其固有的生产力系统进行商品生产时产出的总价值量,这个总价值量中既有n小时社会必要劳动的价值凝结,也有生产力系统的转移价值量(如资本折旧及土地资源耗费等)。V/n就是一种价值产出意义下的平均劳动生产率,V/n就等于1PYN,即有:1PYN=V/n

5、        显然,1PYN=V/n作为一种价值产出意义下的平均劳动生产率,GDP/n作为一种货币标量意义下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只不过是对同一个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内容表达,在逻辑上讲,这两种表达就是一个相等的关系即:1PYN=V/n =GDP/n 简记为1PYN=GDP/n1PYN=GDP/n意谓着某国国民们平均每小时商品生产劳动创造的商品抽象价值量的当期市场货币价格是当期名义GDP1/n。这就是货币价值锚的科学表达式。

 

五、结束语

虽然不同商品间无法进行直接的数量比较,但每种商品中都凝结着一定量的抽象价值,这些抽象价值量在市场均衡的交易中会被法币量化标定;单一商品或蓝子商品的市场货币价格常围绕其真价值量上下波动,但社会总商品集合的市场货币价格无疑在任何时候都刚好与其价值量相等,所以,超主权货币价值之锚就在社会价值产出总集合中,其价值锚的数学表达式为:1PYN=GD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