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2:少了反讽剩下假正经
为离婚办典礼、对一沓钱发誓、未亡人参加的告别仪式,《非常勿扰2》反讽的“不正经”一如既往,让人忍俊不禁回味良久。只是,这样的“不正经”力度不够,分量太少,电影主要主要段落却是中年成功男人的“假正经”:对老夫少妻的意淫升华,以及所谓“过来人”看透婚姻的俏皮话,丧失了冯氏电影嬉笑中针刺时代的风格,沦为导演编剧咖啡馆酒吧里酒酣烟雾中惆怅的自我感悟。
我们老早已难以正襟危坐,社会集体人格的二元分裂使得艺术“正说”像是讽刺或笑话。少数“正说”焦点投向民间疾苦如《三峡好人》,虽然能够赢得奖项,但纪录片式的艺术关照缺乏深度;而《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票房社会双丰收,正说背后的政治考量和道德绑架闪烁其中。“无厘头”电影香港开花浸入大陆人头脑,正是暗契了90年代后中国人价值言说的“正说”危机,延续至今造就了近年来“疯狂系列”、赵本山小品电影的勃兴。只是这成了香港无厘头电影只得其表的最后变种,当周立波、郭德纲一流的笑星也加入潮流拍些香港九十年代无厘头电影续集,无厘头算是在大陆寿终正寝。
冯小刚系列电影在当代中国的价值,正是开创了一种不同于无厘头电影的反讽喜剧风格,其中若隐若现的针刺,包裹上嬉笑的糖衣,虽然力度都不大,贯穿到一部电影里,就成了时代的另类注脚。无厘头电影的根本是佯狂,冯氏电影的价值是反讽,笑则是一种艺术的糖衣。
《非2》更多的在正说爱情,一个中年有钱男人的“老夫少妻”爱情梦,这是一个有着巨大现实对照的故事。大款们千金一掷女大学生应者云集的故事都显得陈旧了。但是,这种违反人类生理基础和文化基础的非常规爱情,如果没有《一树梨花压海棠》、《情人》的人性幽深探索和历史风云的夹缝背景,只是当代社会畸形浮世绘中的欲望游戏而已。
只可惜,在《非1》靠欺瞒骗追求的“老夫少妻”故事,一旦真的严肃对待起来,开始演绎同床共枕的故事,剩下的就是中年人的看透婚姻爱情无奈的俏皮话了。好在电影还算诚实,中年男人的身体衰弱和生活激情的丧落,显然无法让美丽年轻的女人爱上他们,而且未来的婚姻之路也只是走过去的婚姻老路而已。
这是一个处处露出成功老男人编剧对婚姻人生喟叹无奈的电影。这种烟圈式的思想在哥们推杯换盏或者按摩互谈中聊聊还好,拿出来演绎电影,实在看低了无数正在追求和实现了老夫少妻梦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认识或者感悟,可能比编剧们要高明深刻得多。电影以未亡人的告别式感悟死亡,当人生告别式缺少了时代浸染症的样本呈现,再有新意的告别也是假模假样的温情。
《非2》在“老夫少妻”的正说中感叹“英才早亡”,其实是当代中国成功男人的中年危机的另一种表达。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该是冯小刚王朔们的60后老男人的自我探索抒怀吧,少妻也难真情、死亡随时降临,找不到人生河流的津口,惟有以命运自慰,让美人投怀,让自己释怀。这样的“假正经”,实在不如街头巷尾的心灵鸡汤的书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