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政策呼之欲出,车商命运前途未卜!


by lain

 

    据传:

    12月23日公布,从24日起,北京各4S店可以在北京市商委指定的18个地点备案订单,已备案车辆不受限牌影响。12月24日--1月26日摇号期间,4S店将只能做订单交车,不能卖车。

    买新车:2011年新车放牌24万张,每月2万张,企业占比10%,私人购车1个月摇号一次,企业购车2个月摇号一次,摇中车牌一年有效,实名登记不可买卖,外地客户需提供在京5年纳税证明才有资格摇号。

    买二手车:同新车一样,先摇号,取得车牌资格后方可购买。

    卖二手车:原号牌可保留,一年内不购新车,原号牌作废。

 

    “包装得很漂亮”的交通治堵细则民意调查已经结束,在“总体赞成”的鼓舞下,限购政策呼之欲出!或许受到房地产“限购”的影响,“六大措施、28项细项、5000字的篇幅”的交通治堵细则中“合理调控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随即摆上了台面。

 

    参考2010年北京市场汽车上牌量,24万张新车放牌无疑无法北京汽车市场的需求。虽然相比上海的牌照费拍卖,北京“限牌措施”彻底的撇开“盈利”的指责,但是这一政策的公布和实施无疑将对汽车经销流域、厂家的产能计划、购车流程等等带来深远的影响,北京地区经销商的洗牌、产品结构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新版北京限购政策真正实施,火爆车市无疑将遭拦腰斩断,或许限购对缓解北京交通、尽早摘掉“首堵”的帽子有着明显作用,但是对汽车销售市场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a.激烈竞争下经销商管理能力要求凸显;24万张新车放牌远远无法满足北京751家4S店的运营需求,因此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下,2011年北京经销商将会面临重新洗牌的困境。而对于经销商而言,是否有充足的运营资金将直接关系到经销商的市场竞争力,按照流程,私人购车摇号一个月一次,这一规定无疑增加了经销商的产品运营成本,受及政策影响,从订单交车到上牌可能时间跨度长达2-3个月,这对经销商的产品库存管理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最终,当每个经销商都面临政策影响之时,所有经销商会否将上牌环节的风险统一嫁接给终端客户还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如何获得牌照比获得客户订单显得更为重要!

 

    b.生产厂家任务轻松,产品价格相对坚挺;面对日益增长的汽车市场,虽然2010中国市场取得1800万市场销量已经是不争事实,但是各大企业商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年年定的销售目标并不轻松,而北京此次限购政策无疑解脱生产厂家任务指标。新政初始,涉及原有庞大的经销商数量影响,经销商之间的竞争无疑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过经历过洗牌后存活的经销商将而面对庞大的潜在市场,不管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不必再愁客源,产品价格应该也会相对坚挺。

 

    c.北京市场产品结构将发生变化;限购政策有可能压缩低端品牌的市场空间,繁杂的上牌摇号所花费的精力和物力对于购买低端品牌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犹如上海市场,低端品牌将有可能在北京市场重新遭遇低谷;

 

   d.上牌限购催生周边城市上牌风;所谓“人活着不能被尿憋死”,对于灵活的经销商而言,有可能会引导客户到周边城市上牌。24万张牌照并无意味着能够控制2011年北京市场的销售增量,相信经历一阶段的摸索,一些新的“上牌”产业也将应运而生!

 

   e.限购政策将延缓汽车生产企业在北京市场扩网步伐;在2013年之前,奥迪再增加54家经销商,而其中北京市场将增加到20家(目前13家)。而如果限购政策执行,面对政府拦腰截断的北京汽车市场,汽车生产企业的扩网步伐无疑降回延缓。

 

   北京限购政策已经造成了消费者的“购车慌”,让2010年年底的经销商赚得钵满盆满。但是2011年的北京市场将会如何仍是未知数,经销商的迷茫情绪将会维持一段时间。限购政策对汽车经销商行业而言无疑是一道紧箍咒,考验着经销商的运营能力和实力。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年评论员陈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