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结局


  前些天,与我关系非常好的同学博士学位答辩租了一辆车。司机董师傅带我们到一个早点摊过早。在武汉,大部分做早点很简单,一碗热干面或是一碗汤粉,随便对付一下就算了。

    但是,这一家不一样。在这家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旁边的店门口,稀稀啦拉几个人。我想:这家面馆肯定有其独到之处。果不其然,在价格上,比平常吃的面高出一大节,10元一碗。各种花样,应有尽有。鳝丝面,肉丝炒面。。。。。当我们吃下第一口,就感觉满口生津,香气扑鼻。吃完面,连汤也喝了几大口。

    这让我想起了我非常熟悉的十几年前的一家早餐点。当时这家也是如此这般,挖空心思做创新,真正做到香气袭人,满口生香。他的顾客就是比别家多,宁愿排队也愿意。到如今,他已经是一家连锁餐饮的大老板了。

    自然,我将他们进行了比较。前面那家很可能走的就是后面提到的大老板走过的路,如果他想创新,想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话。我想,只要他不停止创新的步伐,几年或者十年后,一家大型餐饮连锁店就会出现在江城的大街上。

    当然,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随着企业逐渐长大,管理就越来越复杂,有的人就是不想操份心。他满足于现状,一年赚一些,能养活家庭并有一些颇丰的存款。我们也不能批判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毕竟人个有志。

    一般来说,人总想把事业发展壮大,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对自己,可以发家致富,社会地位提高,受人尊敬,满足精神需求;对社会,增加税收,创造财富,增加就业。

    这也让我想起开湖南米粉的一个朋友。几年前,我跟他说,你应该进行创新。一方面,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汤要弄得香,好吃;另一方面,应该挖掘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否曾经有名人吃过。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价格,即使比别人高出一大节,依然会很畅销。当然,这一点创新过程可能会花很长时间。否则,会和别人一样,仅仅赚取行业平均利润。但他不愿操心,结果就是一年就赚那一点钱,养家、孩子的学费一交,所剩无几。湖南米粉多年来就一个味道,吃几次就厌烦了。已经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

    理论和实际都已经告诉我们,完全竞争只能让商家被动接受价格,而不能成为价格的主导者。当市场上已经被其他大品牌所占据,我们就应该寻找空白点,并设法占领。硬碰硬的结果,肯定就是鸡蛋碰石头。新进入者用和别人一样的产品去战斗,是很难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品牌依赖的。因此,必须走差异化的途径或是品类创新,进行横向营销,传统纵向营销空间很小了。

    同样是卖面,面和面还是很不一样的。大部分都是卖清汤面,仅仅满足填饱肚皮,但是有了技术创新或品类创新,如前面提到的鳝丝面等等,你卖的面就是另一品类了。你占领了这一空白,你就是这一品类的领导者,就可以拥有定价权,赚取超额利润。

    再进一步,挖掘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并不断传播,形成口碑效应。时间一长,你就能做出一个大品牌,超越产品的生命周期,屹立几十年不倒。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可口可乐、宝洁等等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品牌的历程已经证明。

    因此,对那些正在创业或者在企业工作的人们,从现在起,就应该进行创新和经营品牌。当然,创新是一个系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有一点冒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