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服务礼仪培训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正逐渐普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不仅包括了为患者提供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包括了更加广泛的优质服务内涵。护理人员在医院中与患者接触最频繁,其良好的仪表、优雅的风范、恰当礼貌的用语可以给人端庄、纯洁、文明的印象,同时也可折射出整个医院的精神风貌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护士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讲究礼仪,注重仪表在现代全新的护理理念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护理礼仪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我院加强护士礼仪培训的具体方法作一阐述。

一 护理礼仪的价值和重要性

1  重视护理礼仪是现代护理理念的本质要求

现代护理理念提倡系统化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人、环境、健康为护理的基本内容,具有很浓厚的“人文色彩”,符合今后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为了完善这个新理论,就必须要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业形象的塑造。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所以,护士的言行举止、仪表交谈达到较高标准,既是高效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也是现代护理理念本身所要求的。

2  树立良好的护理礼仪形象是护理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护理管理的中心。良好的护士形象不仅体现了护士的精神面貌,还给患者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良好的职业礼仪形象不仅向患者展示了外在的美,在现代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管理者应将护理礼仪教育作为管理的事项。这对于引导护士热爱护理专业,注意用美的仪表和心灵、美的语言和行为、美的环境和服务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要在护士群体中自觉的形成遵守礼仪规范的好风尚,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护理礼仪不仅是对患者表示尊重、礼貌的规范要求,也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认识升华,是职业素质的养成、责任心和专业知识的自然展示,是医疗护理改革发展中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必然和必须更新的内容,也是广大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必须认同并自觉遵从的行为,而绝不是刻意、做作的形式要求。

3  良好护理礼仪的直接价值在于它能够给患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患者入院后,除了接受医师定期的检查和诊治外,大多数时间都在与护士打交道。护士的言行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所产生的印象和信任程度,也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

患者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表情态度获取关于自身的病情和疗效等信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对于患者,不仅仅是态度上的关心,更重要的是给予信念上的支持,如果再加上娴熟、得体的工作和良好的形象,患者就会感到极大的放心,这样便能有效地排除患者在医院中的紧张、焦虑心理,从而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早日康复。相反,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注意语言艺术,态度生硬,表情冷漠,就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患者康复。

4  良好护理礼仪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最终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重视护理礼仪,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够增强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总体形象。良好的护理礼仪会无声地创造一个完善的医疗审美环境;优质的护理服务、高水平的人员素质、饱满的精神风貌将直接显示医院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医院仅有过硬的技术是不够的,服务态度、医院氛围等非技术要素的价值越来越高,医院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医院的形象,重视文化理念中的精神境界,这样医院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二  护士礼仪培训的具体方法

1  教育护士保持良好的仪表仪态

美的仪表给人以亲切、纯洁、文明的印象。护士服要洁白、平整、合体,衣扣和袖口处的扣子要扣牢,衣带要系好,穿在护士服里的衣领口、衬衣袖子不外露,裙子长度不超过白衣;长发挽起,胸卡端正地佩带在左胸上方,在工作岗位上除手表外,不佩带耳环、戒指、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适当化淡妆。护士站姿要求自然、挺胸、收腹、头正、颈直、肩外展,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面带微笑。就座要轻稳,右手扶裙,臀部落于椅面前2/3,上体正直,两腿并拢后收,双手自然置于膝上。行走时,脚步要既轻又稳,不可慌忙奔跑。

注意行走姿势,上体保持端正,两臂自然摆动,肩部放松,重心稍向前,步履轻捷。与患者交谈不要左顾右盼,走路要脚踩一直线,以展示护士的美好形象。

2  培养护士优雅的言谈举止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在医院里护士经常要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语调表情,用轻柔的语调,亲切的语气,使用礼貌性的语言,态度自然大方,诚恳温和。说话时面带微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为患者治疗时,采用商量的口吻,避免命令式的语言;对患者情绪不稳定、出言不当时,要耐心安慰、正确引导,避免顶撞训斥。在交谈中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体贴、关心、重视、同情和爱护之情。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表现出自信和有序,让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每天早交班结束后,护士长要带领全体护士看望新患者并致以问候。当患者来护士站咨询问题时,要求护士站立并微笑着回答问题。当患者手术后回病房时,要求护士主动迎接并安慰患者。护士要通过优雅的风范、恰当礼貌的用语时时、处处给患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们如沐春风,获得心理上满足。

3  经常开展美学、民俗等艺术讲座

美学讲座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提高人的修养,是提高礼仪服务水平的好方法。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获奖者护理专家王秀瑛曾说过:“护理可以发扬女性所有的力和美。”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的全部内涵。这里所说的“力”指的是护士的“魅力”,“美”则指护士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包含表情自然、举止端庄、语言优美、服务大方得体、待人以礼等等。

提高护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理念正是提高护士“内在美”和“外在表”的良好方法,同时也能使二者自然融合,相得益彰。与此同时,还要求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礼仪习俗,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来自不同地区、民族,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知识水平的患者,使自己赢得更多患者的信赖。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学会用各种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灵活、巧妙地处理与各类患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与沟通,增进感情,使自己赢得更多患者的爱戴。

4  重视对护生的全面礼仪培训

护生是还处于学习阶段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为了使来我院实习的护生更加热爱护理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我院对来院实习的护生加大礼仪的培训力度。培训的内容包括礼仪、形体、文化修养、心理调整、人际交往、护理美学等几个方面。

采用以教师示教和学员自身体验或欣赏为主的互动式培训形式,改变传统的学员只是被动听课的单调教学形式。具体内容:日常礼仪包括招呼用语,交谈礼仪,仪表要求,用餐礼仪,坐车礼仪,面试应对等;正确姿态包括站、坐、走路、拾物、持病历夹、推治疗车、托治疗盘等的姿势,颈、肩、上肢、胸、腰、髋、腿等部位的健美方法;护士着装包括护士工作服穿戴的要求,化淡妆的方法与技巧;还要让护理人员接受美育教育的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地帮助护理学员树立护理新理念,使她们在心理上充满成就感、荣誉感,激活她们的内在动力,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满足大众健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