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况乏善可陈,除了工作就是泡推特(twitter),下班回家一吃完饭就上推特,对每天发生的大事小事发表意见和感受,有时也搞搞文艺唠唠磕,聊电影,念诗,以至于我根本没心思写博客。我曾经以为,几千字的长篇博客比推特微博的140字对受众更有价值,但后来发现,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其实就只为说那么几句话,浓缩到推特也不过区区140字。不过呢,区别在于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心性的打造不同。如果说写作是对自己的正式访问(佩索阿语),那我最近的生活是天一黑就跑别人家串门。过度关注外部世界而不省视自己内心的环境,不是好现象。再往深处探究,我发现自己最近比较消沉,可能是过冬了,可能是年底了,也可能这就是我长期以来的命运,永远蠢动不安的命运。
最近睡得比较多,简直像嗜睡的孕妇,一到夜里12点就吹欠连天。每晚睡前的读物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正见——佛陀的证悟》,这是我目前读到的关于佛教的最好的一本书,以至于我是一字一句把它朗读出来的,它的通俗易读,它的朴实直白,像涓涓溪流,却蕴藏大海一样深厚而宏大的生命哲理。我还没有读完,但有种意识似乎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既不会成为有神论的宗教信徒(如基督徒、天主教徒),也不一定会成为无神论者的宗教信徒(如佛教),但我会不由自主地追随它们所宣导的爱与善,因为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这些给养活出生命的真谛和美。
昨晚看了一部电影,讲述香奈儿和某音乐家的一段秘密情史,影片本身并无特别亮点,我只记住她永远黑白灰的经典服饰和家居装饰,记住她嘴角向一边扬起的无所谓的微笑,像是对生活轻微的嘲讽。当她在各种香味中寻找想要的香氛时,她形容那应该“像一种复杂的性格”,我对这个比喻深有触动,那是阅历丰富的女人能体会的况味,那不是单一的情感或情绪,事实上我认为这部电影并不关乎爱情或情欲,也不关乎品牌或时尚,而正是关乎“一种复杂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铸就香奈儿传奇般的人生吧。
最近一些老问题再次像浮萍一样飘荡在我的面前,譬如: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想往何处去?因为我常常莫名其妙想离开北京,说“莫名其妙”是因为我喜欢北京,也没遇到不顺心的事,但,不知是哪根神经触动,突然很怀念南方(广州、深圳)的天空,或想去一个新的城市再次迎接新的未知……这些都是很奇怪很让人苦恼的念头,我尚不知如何处置它们,这说明我还是不够有智慧。是否真的有一种人,天生就是漂泊者?就像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他的书前面写道:“献给印度王子——净饭王之子,若不是因为他,至今我还不明了我是一个漂泊的人。”而我前天读黄灿然先生的博客看到一首诗(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98767640),久久沉浸其中,以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不旅行我无法安定:我将尝遍
人生的辛酸:我永远大起大落地
享乐和受苦,既有与那些我爱的人一起,
也有独个儿的;既有在岸上的,也有
当多雨的许阿得斯们用急流
来烦恼昏暗的大海的时候……
因为我总是带着一颗饥饿的心漫游,
见得多丶识得广;有着各种人物
和风俗的城市,气候,会议,政府,
特别是我,在他们当中最负盛名……
2010年11月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