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问题一直不解,为什么所有的高档酒店接线生非要先说一通英文呢?我入住的黄龙饭店,应该是杭州最好的饭店了,电话系统很先进,接线员知道我的姓名和信息,但还是要说一大段英文,然后再说“您好!王先生……”,她说着累,我听着也累,还耽误时间,建议改一改,因为外宾要少于内宾。就算是外宾,为啥不能先说中文再说英文呢,毕竟这里是中国。当然,这不是接线员的错,更不是黄龙饭店的错,这显然是制度的问题。
我当然赞成面对外国友人时说英文。对于像中国大饭店、凯宾斯基等涉外酒店,这样的规定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一些特别小的酒店,甚至基本上不可能有老外来的酒店也依葫芦画瓢,开口必先来一段结结巴巴的英文,这就有点过了。
如果说以前我们这么规定是为了配合改革开放,为了吸引外资,那么在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之际,我们的饭店旅游业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呢?建议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旅游饭店协会认真研究我的建议,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来。
我的想法是,面对老外当然要说尽量英文,面对中国客人当然要说中文,不知道是不是老外的情况,如果是以内宾为主的饭店,先说中文,在说英文。主要客源是老外的,继续保持先说英文在说中文的习惯。
希望我们的服务业做事实事求是,不要搞简单的一刀切,这种看似规范的服务恰恰反映了对服务对象的漠视和服务能力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