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股指的走势再度出人意料,在众多股评家一直看空,欧美日股指暴跌的背景下,今天的股指低开高走(截止发稿时);并且成交量有所放大。
这种走势明显背离目前的市场环境:工行复牌一度跌停;欧洲债务危机悬而未决;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造成美元再度走强;美联储2日议息会议记录显示美国经济前景黯淡……
笔者认为,这种走势有超跌反弹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中国官方终于开始救市。这才站出来的是《人民日报》。在今天的人民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中,特约评论员指出,“尽管目前通胀趋势明显,但中国有抑制通胀的雄厚物质基础.抑制通胀对股市是长期利好,市场不应反应过度”。
这位评论员还指出,中国政府抑制通胀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和打压股市为代价.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是完全可能的."而股市是目前吸收流动性最好的地方,保持股市健康发展也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一项长期目标."他称,抑制通胀对股市来说是长期利好,市场没有必要对政府抑制通胀的举措反应过度.
笔者注意到,这是11月12日股市暴跌之后,中国中央媒体首次对股市进行呵护式的报道。特别是文章提出的,股市是吸收流动性最好的地方。
笔者衷心希望,这是中国官方开始救市的一个重要信号。
但也要注意到,这种通过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方式,对于目前的股市可谓杯水车薪,因为目前股市的恐慌已经到达了年内的高点,如果真的要让股市情绪稳定下来,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努力。这包括官方其他媒体的正面报道,不要再大肆宣扬热钱的威力;也包括央行迅速澄清其货币政策的取向;更包括证监会直接出面对股市进行维稳的举措。
这有多方一起努力,中国的股市才能拜托生死线,重新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运作。
当然,如果这篇文章真正反映了官方的政策意图,那么或许这也是加息的一个前奏。笔者还是坚信,只有加息才能稳定目前市场的心态,当然也要辅之以必要的政策解释。不要再议50字的短消息的形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