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周颂》在哪里演奏


周朝《周颂》在哪里演奏

 

孟 民

      2009年 9月中旬,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期间,我市精心打造的中华礼乐城 (周城 )盛装揭幕,首演了大型实景乐舞《周颂》。高超的演技、恢弘的气势,向人们展示了三千年前周文化的博大精深、绚丽多姿。人们在欣赏《周颂》时,可能很想知道这些音乐周代是在哪里演奏的——
    最近,笔者查阅了一些史料,意在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它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文学家把它当作史诗,历史学家把它当作诗史。《诗经》全是周诗。因岐山是周室肇基之地,自然有许多作品本身就产生在岐山或与岐山有关。它所产生的年代大体上自西周早期至春秋中叶。
    公元前 1169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以后,岐山就成为周人活动的中心。《诗经》诗篇里有大多篇章反映了岐周人生产劳动状况、风土人情和生活情趣。有周公姬旦追述文王事迹以戒成王的篇章;有叙述王季和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的篇章;有从古公亶父迁岐叙起,描写他开国奠基的功业;从“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到“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从“乃疆乃理,乃宣乃庙”到“缩版以载,作庙翼翼”,一直写到文王能继承古公遗烈,平定夷狄,外结邻邦,内用贤臣,使周族日益强大。它描写了三千多年前兴周灭商那场革命,实为一部岐周开发史。
    从史料看,文武迁都丰镐以后,岐周故地就成为周人宗庙,用以祭祀先祖,游宴歌舞的场所。而《颂》恰好为宗庙祭祀的乐歌,不但配合乐器,用的是王家的乐调,且带有扮演、舞蹈艺术,都是宣扬德武,粉饰太平德庙堂乐章。《周颂》是《诗经》中最早的诗,后人考证,作于武、成、康、昭年间。文武迁丰镐后,《周颂》都是在岐周宗庙里演奏。这些篇章,有周统治者祭祀文王于宗庙的《清庙》、《维天之命》、《雍》;也有祭祀武王的《执竞》和祭祀成王的《昊天有成命》以及其他祭祀乐歌。特别是《天作》篇,是周统治者祭祀岐山的诗,他们把岐山当作自己江山的象征。诗的大意是:“天生巍峨高大的岐山,是太王经营开拓的地方,上天在此生万物,文王安抚定周邦。人心所向来归顺,岐山大道坦荡荡,子子孙孙永保之。”读后使人思绪万千,感到周人在岐山创业,建立了强大周王朝,从来没有忘记岐山这块发祥之地。
    在周代,周公把礼乐文明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每逢重大活动必有乐舞,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分。无论是祭祀还是宴请,是作战还是庆典,都是如此。孟 民
来源:宝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