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体经济的自我阉割


     

美国实体经济的自我阉割

   

     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的超级大国,冷战结束后,美国世界超级大国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在美国经济地位加强的同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始在世界确立。虚拟经济高度发达,实体经济走向衰落并缺乏竞争力,同时,这种经济模式也增加了失业率并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美国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既是金融危机的根源,也是美国难以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障碍,还是全球经济中心转移的因素。

    美国的经济生产方式已经走向虚拟化

     目前,美国是世界金融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价值输出中心。随着冷战后美元地位的不断上升,美国经济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虚拟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实体经济自我阉割并逐步走向衰落。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在世界范围内通行。在国际贸易计价、外汇储备和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的重要地位是其他国家货币无法比拟。据统计,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分别占48%、61.3%和83.6%的绝对地位。同时,美国又是世界最大债务国。进入21世纪以来,海外持有的美国债券规模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09年与2003年相比,美国外债率提高了33.6个百分点,美国海外总债务已高达13万亿美元以上。

      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换取美元,其他国家又用换取的美元投资于美国债券,使美元又回流至美国。如此循环往复,就是所谓美元循环周转机制。美国人超前消费、政府债台高筑就就是美元作为强势货币和美元的周转循环的必然结果。

     利用强大的美元,美国人可以轻轻松松地举债过日子,从民间到政府莫不寅吃卯粮。

    强势美元及美元运动循环的特征,导致了美国虚拟经济异常发达,各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唯一限制美国货币金融产品创新的只有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想象力所到之处,美元的创新产品就会产生。的确,通过坐在办公室中,天才地设计出各种金融产品,再成功地向全世界推销这些金融产品后获得数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高额利润。世界上再没有比这种商业模式令人更爽,更过瘾的了。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无中生有”的“智慧经济”啊!

    同时,美国金融寡头又利用债券、期市、股市等市场,获得并控制全球矿石、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大宗商品上呼风唤雨,完全改变了传统商品的按着实体经济供需关系确定价格的规律。只要金融寡头高兴,利用评估公司、新闻舆论甚至学术研究机构作辅助,大幅度抬高或压低大宗商品的价格。近几年来,中国人始终奇怪,只要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无一例外地涨价,出口无一例外地降价。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国际铁矿石价格,近日,据在11月20日召开的2010矿石年会上,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顾问焦玉书指出,“三大矿”正在推行的季度定价让我国今年比去年在铁矿石上多花了360亿至4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三峡工程的价款”。

    而力拓、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三大矿商的背后就是美国的金融寡头。在这些金融寡头的支持下,三大矿商在国际铁矿石的价格谈判上才可以挺直腰杆毫不在乎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的声音,态度强硬到令人惊奇的地步。在市场经济中,话语权一般都掌握在买家手中,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议价上,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几乎没有话语权,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金融寡头。

    美国实体经济的自我阉割

    世界是异常奇妙的,似乎从来不存在只有好的一面而没有坏的一面的事情,“祸福相依倚”的辩证法无处不在。美国利用美元霸权过舒服日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自我阉割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丧失了竞争力。

    必须承认,美国在经济各个领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其民族开放、自由、逻辑性强等思维特征在绝大多数领域引导着世界潮流。在实体经济上,美国的竞争力其他国家是难以望其颈背。其企业在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市场推广都具有一流的水准,能够造出一流的产品。

    然而,在美元霸权形成,虚拟经济可以为美国带来巨额利润以后,美国已经失去了在实体经济上追求的动力。当前,在绝大多数商品中,美国已经退出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即便是代表一个民族工业水平的汽车工业上美国也已经衰落,在市场上没有多少竞争力,而被其他国家取代。除了航天航空、军工、电子、影视等一些技术含量高、成本小、利润大的高端产品上还存在竞争力外,绝大多数美国产品已经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国际市场地盘。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美国没有能力在市场获得重要地位。而是美国已经不屑于或者说是没有必要进行在衣服鞋帽、家电、甚至汽车上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因为美国利用虚拟经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财富,可以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轻轻松松地赚大钱,在实体经济中已经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同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既耗费资源能源,又需要进行繁琐的经营管理及市场开拓,同时还会带来很大的环保压力,远远要比虚拟经济麻烦的多,赚取利润又比实体经济又少又慢。

    这是人性使然。如果一个人能够轻轻松松地赚大钱,决不会辛辛苦苦地去赚小钱。这是符合西方经济学原理的。与其说美国实体经济衰落是国际竞争的使然,不如说是因为美元霸权使美国获得高额利润后的自我阉割更准确。

    虚拟经济注定会增加失业率并拉大贫富差距

     虚拟经济异常发达实体经济走向衰落的国家来说,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是,失业率会增加而很难改善,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中国前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说,中国出口以一亿件衬衫,才相当于一个大型客机的利润。薄熙来当时说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中国在出口上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生产一亿件衬衫解决的就业远远要比生产一架大型客机要多得多。同时,一亿件衬衫也要比一架大型客机更有利于在财富分配中更向底层群体倾斜并减少财富的个人集中。当然,一亿件衬衫所付出的资源和能源代价同一架客机相比是很大的。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并不合算。在这里只不过说明不同的产品生产所解决的就业和分配上中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美国发达的虚拟经济是非常不利于就业,在财富分配上也不利于普通民众而是有利于极少数的金融寡头群体。虚拟经济不需要组织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没有产业链。一间办公室,几个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足够了。

美国虚拟经济既然不利于就业和财富公平分配,那么直接后果就是贫富不均问题。美国的财富不均实际上远远要高于中国,只不过中国在这方面走的更快一些,表现的更明显又受到舆论的炒作。美国的贫困人口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才是真正的赤贫。而中国在一无所有的赤贫比率还是极低的。

     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轻松地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一个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为圭臬的国家来说,美国获得的世界财富并没有普遍惠及整个国民,只是部分地惠及了美国国民,而且这些部分是微不足道。绝大部分落在了金融寡头的腰包里。

    如果美国金融寡头能把利用美元从全球获得的财富通过公平的方式惠及给美国民众,或者在金融衍生品上放过本国民众,美国可能不会出现次贷危机。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也是一种贫富极端不均的后果。

    在金融危机时候,华尔街很多金融公司高管的分红、年薪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有的甚至还比金融危机之前要高。辩护者认为,这是维护美国的公司制度。辩护者也没有说错,美国人就是极力维护这种金融寡头制定的所谓法制制度,体现所谓的宪政精神。但殊不知,美国这种制度本身就是存在缺陷,存在极大的不公平。

    在此可以说明一点的是,很多深受西方思想熏陶或者崇拜西方文化的人一再以美国为样板,大力批评中国政府的和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并极力主张中国效仿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那种体制。其实,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还是埃塞俄比亚人,还是爱斯基摩人,在自私自利本性上并无二致。美国的腐败问题不存在于政府中,而是存在于那些庞大的公司中,这些公司的腐败及贪婪只不过是在制度上得到认可。在一般人眼里,只有掌权者违反制度和法律以权谋私的行为才是腐败,否则就不是。以这种逻辑推论,如果把腐败行为以制度形式合法化,腐败就会化解无形了。美国的情况就是如此。

     美国虚拟经济不利于就业并拉大贫富差距,在金融危机之前因为存在比较好的福利制度,普通人并未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当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切问题都暴露出来。

    当前,美国之所以不能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根源在于美元霸权而形成的发达的虚拟经济和自我阉割的实体经济,在于虚拟经济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因此,美国的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缓慢原因并不在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而是在美国自身。即便人民币立即升值50%,美国的实体经济仍然不会有很大起色,美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仍不会根本扭转,美国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也不会显著提升。美国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导致全球贸易的失衡完全是从政治出发,是移祸江东之计,是转移人们的视线。同时,美国滥发美元也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涉及人民币问题,美国的巨额债务及美元的循环特征就已经意味着美元有超发和贬值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