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企学家》——从培训到学习


 

培训学习 

 

培训这个字眼进入中国企业的视野,大概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到目前为止,从感觉非常新鲜,到追捧,再到现在的理性对待,经历了十个年头,现在,没有人会相信经过几次培训就能完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更可贵的是,很多企业延续了培训的习惯,这的确是中国企业在管理水平上的一大进步。而近几年,随着《第五项修炼》在中国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组织学习,开始建立学习型组织,成立企业大学,这会不会又是一轮赶时髦的运动呢?从培训到企业学习,到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相比于培训,企业学习有下面四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 企业学习会更多关注整体。 

在大部分公司里面,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一项职能,这就意味着,当提起培训的时候,我们自然的就会认为:那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这个思维定势从培训引入的那天起就已经形成了,到现在虽然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还是没有彻底的改变。而企业学习的概念就宽广了很多,小到一名普通的员工,大到整个企业,都在企业学习的责任范围之内,这也就是说,每个人不能够把学习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一点,我们从上学开始就知道的,当然,这里的企业学习,和在学校读书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企业学习强调个人的主动性。 

如果没有人组织培训,那么培训就不会发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学习却无处不在,只要你想学,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成长,这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动自发,在于积极主动。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有两个需求没有提到,但是马斯洛却非常重视,甚至很多时候刻意强调这两个需求,那就是求知和审美的需求,这意味着人们天生的对未知的和美好的事物有需求,有探索的欲望。但是,在陈旧的教育体制下,这两个需求被无情的禁锢了,取而代之的是既定的正确答案,是对竞争性的夸大宣传。我相信,经历过呆板的教育体制的人,对强制性的思想灌输已经是深恶痛绝,在这个时候,唯有自由的学习才能让他们主动投入,他们也愿意投入,而企业学习,就是要在这一点做突破! 

 

第三,企业学习追求平衡和持续。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时,企业也开始关注自身的平衡。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史上,昙花一现的企业数不胜数,存活下来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自我否定和自我突破,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学习过程!要想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平衡且持续的学习是必要的。平衡和持续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就像一个人学东西,不能只学一门,要触类旁通,同时,要坚持学习,这样才能学有所成。企业学习,要的就是时空上的同步发展,当终身学习被大众所认可的时候,企业平衡持续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四,企业学习被提升到战略高度 

当“平衡积分卡”被评为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时,学习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得到了集中的显现。平衡积分卡把学习和创新作为考核企业的四个关键维度之一,而且是最基础的维度,这意味着,员工的成长和价值创新,是企业取得业绩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在员工学习上投入巨资,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全球大公司的原因吧!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在企业学习上发力,这就和播种一样,只有今天种下一颗学习的种子,明天才会收获成长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