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才是中国固定电话的运营商?


到底谁才是中国固定电话的运营商?

杨于泽

 

       固定电话收取20多块钱的月租费,一直引起消费者强烈质疑。国家发改委近日提出固话月租费调整方案,表示将指导运营商制定灵活的资费方案,比如对通话量较多的用户,收取较高的固定费用,降低或免除每次通话的费用;对通话量较少的用户,执行略高的通话费,相应降低或免除基本月租费。不过专家表示,这套方案太繁琐,不可操作。

       国家发改委管央企价格,由它提出固话月租费调整方案,似乎是天然合理的。但中国电信巨头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或者不如说,各种通信工具之间的相互替代日渐明显,这个时候固话运营商稳坐钓鱼台,而一个政府宏观部门出来指手画脚步,而且不着边际,本身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才是中国固话的运营商?

       现在中国电信市场多个巨头,一个老板,老板希望自己垄断市场,价格、服务由自己单方面说了算。事实上,无论固话、移动或互联网的定价权,都被紧紧地拽在国家发改委手中。无奈固话、手机、网络之间相互替代,其技术便捷性不以国家发改委的意志为转移,于是电信企业有的富得流油,有的一年不如一年。2009年,中移动以利润1484.7亿元居世界电信企业之首,并再次成为国内“赚钱央企”,而中国电信收入不足中移动50%,利润更仅为后者11%左右。

       固话没有手机便捷,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固话也有自身的优势,否则人们没有理由安装和使用固话,固话运营商仍然与移动通信有得一争。竞争的手段,无非是价格、服务这两样东西。在世界上,固话运营商要么取消月租费,要么收取月租费而全免用户以本地通话费。现在似乎只有中国的固话运营商还拉不下架子,死心眼就是要收月租费,结果很多人干脆不要固话了,固话用户逐年流失。

       事实上,这事好像还不能全怪固话运营商,因为免不免月租费,权力在国家发改委那里。按理对于如何运营固话才能赚更多的钱,中国电信等企业处于市场竞争之中,最清楚自己该怎么做。而国家发改委是一个中央政府部门,对那些市场门道即使懂,也是略知皮毛,难窥堂奥。像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这样微观的市场行为,更应交给企业自己去做,国家发改委做大事不拘小节,何必亲自管着?

       但国家发改委就是要管,就是要管到小事上去。我们捉摸,国家发改委大概是觉得:定价不难,你把固定资产成本、人员工资福利、运营成本之类报上来,我再给你“适当的利润”,再一合计,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就出来了。甭管民众接受不接受,反正在中国,我可以说了算。

       问题在于,国家发改委可能不知道,一个人要是非用固话不可,国家发改委自然是说了算;但现在信息技术突出猛进,你靠公权力垄断了固话价格,我却可以选择手机。结果偌大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主营业务现在摇摇欲坠,对比中国移动这样的豪门,真的凄惨无比。网络通信的时代又要来了,手机垄断的日子也未必好过。

       如果固话在世界上还算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电信市场的话,国家发改委应当醒醒了,电信、联通们也该醒醒了。你们睁眼看看市场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