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的笑话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有那么多的牢骚

前两天过报摊,看见一个大的标题,周小川说:不能让老百姓的钱毛了。

我还真有一些荒唐感。我的疑问是,难道老百姓的钱还没有毛了吗?

 

说实在的,当我看到报纸上在讨论房产税的时候,我就知道政府又缺钱的,但是这个缺钱时要打引号的,因为政府从来只有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这一方面缺钱,他们自己盖个楼堂馆所,从来没见他们缺过钱。看到上海一高楼着火,消防水枪只能企及6层,对比曾经创造7000万观众的世博,那所谓的辉煌,不及楼里居民绝望的呼叫来得记忆深刻。

 

一个银行的行长(周小川)我觉得应该知道他所能做的事有多少,老百姓的钱是否“毛”了,他应该也没有权力决定。

 

现在关键词越来越多,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的有些词你不能在网上搜索到了。其实中国的知识界已经够老实的料。以致于,前一阵有一个江西的官老爷对那些反对拆迁的知识分子说,如果没有拆迁,你们知识分子吃什么?的确,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一直被圈养,所以底气不足,但是如果说没有拆迁,知识分子就要挨饿,我倒是愿意饿几顿的。

 

以前说国民党税多,不知道跑到台湾之后,他们的税是否还多。

以前说某某党会多,现在倒是也不多了,不过论税,可能比国民党只多不少。

 

前两天晓雯卢来电话,话没说完,我就劝她看亚运开幕式,甘蔗同学有一些讥讽我的趣味,但是我还是看了一段,觉得很好,我的观点是,这绝对是一届无以伦比的亚运会,但是如果你要是说出化了多少钱,肯定也是无以伦比,问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你是不能随便“无以伦比”的。首先是你不能随便化别人的钱来做“场面活”,其次,硬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而我们,硬做一般会有好的“回报”。

 

不过对于亚运的金牌,我到真是不在乎,甚至也没有兴趣去记那些冠军的名字,今天上网说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能否拿到200块金牌,我的感受是,啥时候,把所有金牌包圆啦。关于全民体育和举国体制的话题,老调重谈没意义,但是因为金牌是场面的一部分,所以你想让体育部门不追求金牌,那是不可能的。“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惯性是干部伟大的指针”。

只是看了几场羽毛球,虽然自己打得不怎的,但是总是每周都要打一下。以前去一些海外的学校访问,只要有一些证件,大多数体育设施时免费的,但是,我们不但没有多少体育设施,而且必然是收费的。

 

今天跟好几个学生聊天,其中一个聊到云南建水文庙的祭孔仪式是由民间宗教组织“洞经会”主持,很有一些兴趣,明年找个机会实地看一下。下午有几个准备修哲学第二学位的同学面谈。觉得现在的学生的确有不错的,很善于想一些事,且也看了一些书,尤其认同一个同学的说法,他说,在大学必须看那些以后在工作时再也不能看的书,而这些书大多是哲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