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进入日线级别的调整


    ■ 《红周刊》特约/民族证券 徐一钉

   本周四、五,中国石油(12.54,-0.20,-1.57%)中国石化(9.18,-0.31,-3.27%)的异动引发A股市场跳水。从历史经验看,大盘权重股的突然发力,往往给大家最后冲刺的感觉,想必这是A股跳水的原因。从技术上看,本轮上涨的高点3186点,大致相当于8月19日的2701点,上证综指已经进入日线级别的调整,幅度在10%左右。

  对此央行公布的10月份、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我们发现其中有诸多蹊跷之处。9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单月增加1.04万亿元,而当月M1减少500亿元左右;10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单月减少7003亿元,而当月M1增加9500亿元。自2005年以来,我们还没有看到居民储蓄存款单月之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波动,上万亿资金短期内在不同货币供应口径之间游走,或许其中暗含着某些我们现在还无从知晓的信息。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国庆节之后,基金周开户数就呈现出不断走高态势,从之前的5万多户骤然提升至7万多户,之后攀升至8万多户,上周基金开户数依然在7.61万户以上的高位徘徊。

  北京楼市进入11月后,新房日成交量逐日攀升,11月5日~8日的4个交易日里,北京楼市的新房成交量均保持在600套以上,上周北京周新房成交量达到了3509套,而整个10月份北京新房成交量才5606套。在限购令、首付比例提高等一系列严格得不能再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下,又是什么人、什么钱在楼市如此挥洒呢?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目前股市周围可能确实是重兵屯积,这些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或楼市,总之是国内的资产市场。这些资金的规模和来路我们无法得知,然而它们的势力或许已在A股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这种万亿量级的资金支撑下,偶尔的利空信息或许会引发A股市场的震荡,但震荡之后的趋势还是很清晰的。

  银行、保险,尽管近期表现未能持续,但10月11日~15日,以及11月3日~5日银行股的异动,特别是11月11日、12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异动,恐怕并不是昙花一现的表演,而是主动尝试风格转换。以战略新兴产业、大消费为代表的中小股票,在被市场热捧了一年多后,个股走势将面临严重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