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气地说,所谓“绩效管理”就是一种“惟利是图”而基本上不考虑企业资本能否可持续增殖,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把管理着眼点集中于对“绩效”的追求,势必难以顾及到企业、经济体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利益,而企业、经济体的最大利益,莫过于永远都能够服务于消费者和造福于全人类,而不是一时一地的得失者也。今天上网看了一下,才发现我的《绩效管理为何是个伪命题》又得到了普遍关注,相关连接在一夜之间竟然有了1万多多条(http://www.baidu.com/s?wd=%BC%A8%D0%A7%B9%DC%C0%ED%CE%AA%BA%CE%CA%C7%B8%F6%CE%B1%C3%FC%CC%E2&cl=0)。这篇文章被关注与“绩效管理”一直被奉为“经典”而一下子被否定有关。本文,笔者将从更深层次与意义的角度对“绩效管理”的危害,“绩效管理”的短视,“绩效管理”的反科学、反原理性和“绩效管理”是“人之道”而非“天之道”等予以深层次的剖析。
01·为什么说绩效管理反管理学?
谁也没有说“绩效”不重要,但是,如果把“绩效”放在企业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并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围绕着“绩效”而展开,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我当然知道“绩效”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该有多么重要。既然知道,笔者为什么还要说把绩效放在企业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并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围绕着“绩效”而展开是“大错而特错”的?这是因为,几乎所有企业的亏损和持续亏损,经济体的所有危机和可持续危机,全都是在他们追求巨额利润,追求巨额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的。
而笔者经研究发现,所谓“绩效”的产生不仅仅体现在管理上,更体现在一个企业家、管理者是否具有客观性、未来性、对称观上,这是因为对称不仅体现在物质质量与能量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一切具有质能关系的事物上,当然包括企业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的对称了。这是因为,所谓的企业盈亏不是别的,正是企业的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是否对称的表现也。也就是说,企业的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凡是能够对称或相对对称时其经济效益才是盈利的或是相对盈利的;反之,亦成立。
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企业的盈亏不在于它们的帐面余额书写的是盈利还是亏损,而在于其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是否守恒或基本守恒。这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先不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做假帐的嫌疑,就算它就是一个从来都不做假帐的企业,我们都不能用一个企业的帐面余额作为判定该企业盈亏的标准。如果要问“为什么”?当然是由于现行的财务核算制度、法则存在致命缺陷了。比如,企业一旦把产品发出便做“销售”登记这一条,就是一种怎么都不能说是科学的东西。
谁能保证发去的产品不存在退货风险?说能说发出去的产品就一定能够把货款收回来?什么叫增加“销售往来”?谁又能把“销售往来”的性质给我准确地确定下来?再问,什么又叫做“应收货款”?又为什么要把“应收货款”当作“占用类”?就算企业已经收回了“销售货款”,而谁又能保证这种所谓的“销售”是盈利的而不是亏损的?而在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谁又能告诉我说“已经发生的销售”不具有相对意义上的亏损性质?上述足以说明传管理具有反科学性。
可是,如果搞所谓的“绩效管理”,就是搞所谓的按“成绩单”来进行管理,能够将企业上述的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反映出来吗?如果再按照上述“成绩单”来对企业的部门管理机构来进行奖惩的话,还有“公道”或“科学”性吗?
02·为什么说绩效管理反经济学?
批判、否定“绩效管理”显然不只是因为它是一个伪命题、更因为它是一种伪科学,而且它还是孕育企业亏损、经济危机、社会危机、自然危机的祸根。可以肯定,把管理建筑在“绩效”上并围绕“绩效”而展开局限了管理者的目光,会把管理者演化成成一个又一个的金钱奴隶和既得利益者;金钱的奴隶或既得利益者怎么会有社会责任感、创新企业文化的精神?也就不要说讲诚信、讲奉献了。当然,他们就更加不知道“亏损之中藏盈利”和“盈利之中藏亏损”的管理哲学了。
发生于美国的这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怎样产生的?不就是由于美国的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赚了他们本来就不该赚的钱?全世界的人民难道都是傻子而只有美国人聪明?全世界的金融企业的员工都是蠢材而只有美国高盛、索罗思等人是人才?也忒不自不量力了吧?难道人类经济社会走到今天都是美国人、美国的金融家的功劳?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美国管理者几乎都是这么认为的,否则他们又凭什么在世界人民面前那么的趾高气扬?是谁给了他们这种自信?
可以肯定,一些企业的破产和一些国家的破产与这些企业和国家一直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无联系也。不要以为只有欧洲的一个国家因追逐巨额利润才会破产,像美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强国同样也会面临着一个破产的问题。正由于如此,笔者才在不久前撰文说——《美国将在30年内在地球上消失》。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有可能提前,因为就是到现在美国人也不明白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亏损、危机都是由于追逐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动辄就说什么国家利益,别人就没有了吗?
我一直对于由西方舶来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不怎么看好,原因是他们忒注重眼前利益,眼界只能看到蛋皮,连鸡蛋皮底下还有蛋清,蛋青里面还有蛋黄的深度都看不到。当然,他们就更加认识不到蛋清与蛋黄是“盈亏互现”的道理了。大家知道,在雄性的肌体上有雌性激素,在雌性的肌体上亦有雄性激素者也。不仅如此,雄性与雌性激素经常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就像南北极的相互转化一样)。难道企业的“绩效”就不是由于盈亏构成,就不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可是,如果实行所谓“绩效管理”——根据“绩效计划管理”而不是根据“盈利激素”或“亏损激素”的变化而管理的话,那样的管理还具有经济学性质与意义吗?难道企业、经济体不具有生命意义?不具有“盈亏互现”与“盈亏互化”性质与意义?如果有,一个所谓的“绩效管理”又怎么能够将上述变化淋漓地呈现出来?
03·为什么说绩效管理是人之道?
世界上有绝对单一的物质吗?世界有上没有结构的事物吗?世界上有“你中没有我,我中没有你”的国家效益吗?谁能告诉我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是盈利便是亏损而没有第三种形态?这与只知道有黑和白而不知有黑白过度之中间颜色灰有何不同?没有中性有两性吗?没有胰岛素、尿素这些中性机物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吗?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看这句话最适用于“绩效管理”的推崇者们了。为啥?就因为他们把绩效当成了崇拜物!
不能否定,正是由于美国人、美国金融家对“广义绩效”的追逐,埋下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金融海啸!当然了,瑞典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诞生于美国的“机制设计理论”)。为什么要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笔者想告诉中国的读者,西方的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无一例外地不是在追求所谓的利益的、利润的“最大化”也,而把追求利益、利润的所谓“最大化”,已经把我们这个世界推向了罪恶的深渊!
什么叫“绩效管理”?不就是一种能够体现上述罪恶的一种管理?不就是一种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统统变成“利益的奴隶”或“利润的奴隶”的管理?让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甚嚣尘上,并让人们都去学习这种所谓的管理,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好吗?政府的管理为什么就不能“藏利于民”?企业的管理为什么就不能“藏利于消费者”?管理难道就是为了把人民的、消费者的骨髓油悉数榨干榨尽?这还叫“管理”吗?让这样的管理可持续下去,第二个美国、安然公司又是谁呢?
事实证明,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企业亏损、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产生都与人们过度地追求利益有关,奴隶社会的灭亡如此,封建社会的灭亡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同样也如此。为什么?就因为“人之道补有余而损不足,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笔者承认,人民在政府面前,消费者在企业面前永远都属于“弱势群体”,但是,任何一级政府的领导和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都不要忘记“水可以浮舟,亦可复舟”的道理;都不要忘记“人道”永远也战胜不了“天道”的道理!
04·为什么说绩效管理反天之道?
笔者以为,次债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在美国,决不是由于美国人不聪明,而一定是由于美国人忒聪明了点。如此聪明而且强大的美国人为什么还会发生次债危机?我的回答是,因为美国人违反了“天道”。为什么说美国人是违反了“天道”?
大家知道“天之道”是“补不足而损有余”,而美国人又是怎么做的?诚然,他们是“补有余而损不足”也。比如,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金融机构注资,而就是不向还不起贷款的购房者注资;不向还不起贷款的人注资也就算了,还要把经济危机的责任推卸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头上。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人利用美圆的国际货币的地位,一二再,再二三地开顶印钞机,大有不把全世界人民的财富都变成美国人的便心不甘的架势。这难道是“天道”?不,这绝对是“人道”。
由于存在着“人道”永远也战胜不了“天道”的这个前提,所以美国人的失败和美圆世界霸主地位的覆灭便成为了一个必然步骤。而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也存在着上述问题,比如一个竟地提高首付款比例,一个竟地缩小利息的优惠等,无疑是在与咱们穷人过不去,而对于那些压根就不需要袋款卖房而又有多套房产的人们来说,至今也拿不出一个应对的方法出来。请问,什么人买第一套房时都需要贷款?国务院、人民银行难道不知道?
为什么又要讨论这些问题?因为笔者想告诉读者,如果一个国家的管理、一个企业的管理都建筑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的话,那就国无宁日,企亦无宁日了。既然“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道”而又反“天道”,那人们为什么还要一味地主张、学习、追求所谓的“绩效管理”?如果人人都主张、学习、追求所谓的“绩效管理”,谁又做被“绩效”的“管理”者?难道是不知道、懂得“绩效管理”的人们吗?因此,笔者以为,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反绩效管理”的时候。
诚然,否定一个错的管理就需要树立一个对的管理。那么,这个“对的”又是一种什么形式与意义上的管理?当然是逆变管理了。何谓逆变管理?逆变管理真能避免上述社会丑陋现象发生而又能够提高企业、经济体的经济社会效益吗?
再论绩效管理是个伪命题——如何做事先诸葛亮(7)
评论
编辑推荐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