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美黄陈之争中的股权激励手段


投资理财讲师、投融资培训师张雪奎先生(13602758072),是投融资界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人士,致力于各种投资理财人才培训,证券股票的投资研究,著有《K线战术》、《股市谚语精解》等书。“投资先育人”“心理培训第一,技术培训第二”是他的培训宗旨。欢迎企业培训机构咨询、订制张雪奎老师各种课程。


解读国美黄陈之争中的股权激励手段


拿职业经理人说黄陈之争欠“职业”
2010-09-29 09:17:00来源: 证券日报 作者: 张志伟 地址:
http://www.chinahrd.net/news/info/162427

    28日国美黄陈决战,火药味已经很呛鼻,局中人剑拔弩张,两派脉络依旧模糊,昨日,黄光裕派再发文拉票,贝恩投票明确支持陈晓,散户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局外人吵吵嚷嚷,说事招数各不相同,纷繁复杂,烟雾蒙蒙。

    声音嘈杂中,近日,某些“专业”人士发出了“担心职业经理人的进程和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因此有巨大的倒退”,这具有一定“断代史”意义的结论,此断言,的确令人心惊胆颤,在中国正在复兴赶超的今天,倒退自然是很要命,万万要不的。但在细细观察之后,发现此话支撑点不多,背后的目的很是令人疑惑,有浓厚的做惊恐状的味道。

    笔者认为,如此做大可不必,相反,在黄陈波澜起伏的控股权之争中,陈晓和黄光裕及背后的站队者都络绎不绝,纷纷亮相。如此,黄陈争斗背后的“内容”一一铺展开来,大股东和职业经理人的所短所长、所喜所好,皆是路人皆知。接下来的细活就应该是该借鉴的借鉴,该摒弃的摒弃,毋庸置疑,这对“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未来昌盛,是很好的撬动。吸收其精华,抛弃糟粕,倘若总结的充分,起到惩前毖后之功效,成为真正的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萌芽事件也未尝不可能,有何言“倒退”。

    黄陈之争可分为两个阶段,28日之前和之后。之前,黄陈之争围绕引资贝恩、股权激励、发展战略、定向增发、董事会扩容等展开。单就股权激励来说,黄对股权激励的以往态度是视之如洪水猛兽,陈晓称“黄光裕自始至终反对股权激励”,陈晓 “擅自”决定,实施股权激励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创始股东对职业经理人缺乏足够的尊重,这显而易见。另一面来看,则映射出陈晓作为职业经理人,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的不足,对股权激励的时机把握,沟通方式及力度的运用没有到火候,从而在某一方面加深了黄陈的裂痕。在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分歧也与在股权激励上是“异曲同工”,裂痕的叠加,黄陈之争爆发难以避免。

【张雪奎解读】股权激励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拿股东的钱奖励给管理层。一般的奖励对的是全体员工,股权激励则对的是管理层,是极少数人受惠,但是老板和大多数股东可能受损的政策。所以人们都知道,股权激励是把双刃剑,实施好了皆大欢喜,使用不好损害的就是企业。

    中国A股上市公司2059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这么多年来总共有26家完成,130多家在实施或计划实施过程中,包括计划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连总数的10%都不到,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为了炒作股票而实施的股权激励概念。为什么国家推出股权激励这么多年,会这么少的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因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都是很谨慎的,毕竟对少数人的奖励有可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反感,毕竟用的是老板们(股东)的钱,奖励少数个人。

    陈晓为什么要实施股权激励?黄光裕为什么要反对实施股权激励?并且成为两个人决裂的导火索?

    因为两个人都知道股权激励在这场斗争中的用处,股权激励在这场斗争中充当的就是金钱和权利的角色,换个白痴也知道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大撒金钱的好处。


    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在多篇文章中说明,在国美的黄陈之争中没有胜利者,包括陈晓请来的美国人在内,看似占了很大便宜,最终都不一定会是胜利者。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大家或许会明白一些:


《忘掉黄陈之争吧 目光转向国美》
2010年09月10日22:42经济观察报我要评论(18) 字号:T|T

  正当人们专注于国美利益之战的两位主角的同时,似乎人们忘记去关心一下公司本身,国美这家企业运营状况怎么样。

  9月8日晚上8点,石景山万达广场国美电器。大约100多平的空间里,大约有6到7名售货员,而只有3名顾客。

  在国美电器这家店里的录音笔柜台,记者发现只有三个品牌,三洋、索尼和京华,最便宜的京华牌录音笔只有一款;三洋和索尼都处于高端价位。这家店中的一款三洋牌录音笔标价798元,记者发现,这款录音笔在北京百脑汇的价格是480元,在京东商城的价格是499元。

  记者问售货员为何这款录音笔的价格与经销商和网上商城价格差这么多,售货员给出的答案是:“要看跟谁比?我们比大商场要便宜多了。”接着,记者向这位售货员介绍这款录音笔是否有座机连接功能,售货员并不清楚,最后说:“卖录音笔的人下班了,您改天再来吧。”

  一位国美的老客户对记者说,他家里的电器大多数都是在国美购买的,但是在去年的时候,他变成了国美竞争对手苏宁的顾客。因为搬家,他需要买一台新电视,但是他发现同一款电视机,苏宁要比国美便宜了好几百块钱。如果跟京东商城或者新蛋网这样的渠道相比,价格差距就更大了。

  一位员工的离开

  吴勇是国美电器的前员工,2008年他离开了国美。就是带着“国美怎么了?”这样的问题,吴勇消磨掉进入国美时候的意气风发而最终离开了。

  2005年,吴勇大学毕业,当他的同学都将公务员、国企的工作机会作为第一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加入国美。吸引他加入国美的主要原因是,国美是中国家电连锁第一的企业。当时,他崇拜黄光裕。

  那一年,和吴勇一样,有1200名应届的大学生加入了国美,在北京就有近100名大学生加入。在国美内部他们被称作蓄水池计划,这是黄光裕当年亲自制定的培养国美后备人才和干部的计划。在经历了2个多星期的封闭培训后,吴勇和他的新同事们都被分到各个门店,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轮岗培训。吴勇说,这种培训对于熟悉国美的整个运作流程、管理体系都是很有帮助的。

  之后吴勇被分入北京分公司,开始了4年多的国美生涯,陆续在销售、人事等部门工作。他告诉记者,当时在国美的确很牛气,那时苏宁的市场份额仅仅占到国美的不到一半。无论是在对供应商的谈判,还是对大型的终端客户,国美都是很强势的。

  他说,黄光裕时代的国美,基层员工压力很大,奖罚分明,销售任务分解到个人,与奖金挂钩,做得好,奖金就高。

  到了2008年之后,吴勇慢慢发现,国美内部的内耗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用吴勇的话说,内部山头林立,派系很多。“更多时候,升职和涨薪并不看你的业绩,能否跟对人,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升职是两个部门之间权力平衡和制约的结果”。

  最大的山头包括李俊涛的采购系和牟贵先的 3C系。不仅仅派系之间互相斗,派系内部也互相斗。这让吴勇很烦恼,他告诉记者,当时他们采购部门有句话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捣乱的。这期间,北京分公司内部几名采购经理因为违反公司相关规定被处理。“实际上都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但处理得十分严厉。这让我们后来的人看得很心惊”。吴勇说。

  吴勇告诉记者,到2008年,那种最初刚来时候的冲劲和兴奋在愈发频繁的内耗中消磨殆尽。更多的时候是小心翼翼,避免犯错误。也就是在这一年,国美的市场份额和业绩,逐步被竞争对手追了上来。

  2009年底,吴勇也被一家很火爆的家电类购物网站猎中,在工资增加一倍的诱惑下,他离开了国美。

  追问

  原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兼经营管理研究室主任,现任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胡刚,最近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对于国美事件的看法,他更希望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国美争端。

  对于这位员工描述的事实,胡刚认为,任何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存在一定的斗争,这对于任何公司都是在所难免的。在他看来,2008年之前的国美,确实如这位前国美员工所言,有着惊人的爆发力。

  一位前国美高管也向记者描述了当时国美扩张时的很多场景。据这位人士介绍,当时国美准备向北京以外的城市进行扩张,不放心请外面的公司来做方案,只有国美的高管层亲自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敲定,那个时候加班、熬夜非常平常。国美内部开店实行的执行手册就是在一批高管的努力下完成,并在日后不断完善的。

  现在的国美与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位高管在一家国美门店里买了一个MP4,几天后,在一家商场里发现了同样的产品,价格要比国美便宜了四分之一。除此之外,国美的“细节法则”很多也失去了效用。例如,国美付款的客户数量不能够超过6名,如果多于这个数,店长要想办法解决。然而,这位前高管却在一家门店看到了付款台前排起了一个20多人的长队,而这家店的店长始终都没有出现来解决问题。很多顾客因为等待时间太长而走掉了。

  对于现在国美出现的状况,黄氏家族的人认为是陈晓对管理层的要求放松了,使之前压在管理层和执行层身上的石头突然被卸掉了,而陈晓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讨好”管理层。

  国美方面对这些细节的回应,曾经这样说道:“黄光裕不想想他给国美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他出事,使得员工以及供应商都开始不信任国美了。国美能活到现在,而且还做得这么好,与现在管理层的付出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很多供应商也感到了一些异常,黄光裕时代的国美对于供应商而言非常强势,而且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在陈晓上台之后,陈晓开始缓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在价格和供货方面都开始 “讨好”供应商。对于目前大股东与国美董事会相争这种局面,很多供应商发言谨慎,并没有完全站在与他们搞好关系的陈晓的一边。供应商的想法是非常理性的,只有国美具备强大的市场攻击力,他们的产品才会有一个好的流量和好的市场份额。创维集团副总裁、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文东就说:“这场战争谁都不会赢,只有国美会输。”
 

 

应投资者要求,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13602758072)对外招收学员,学时两周。主要讲授实战操盘、综合战法、零风险战法、K线战法、一招制敌战法。随到随学,两周教会独立操盘、看盘,学会基本盈利方法和招数。零风险战法最适合没法看盘的上班族,一招学会,终身受益。
个人栏目:股票评论 股票推荐 每日金股 今日股评 每日股评 股票评论 张雪奎博客  股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