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年轻化是不是身不由己?


    伴随着房价高涨,中国购房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据了解,多家房地产中介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的购房主力已由原来的35岁左右下滑到30岁以下。在广州,20~30岁的购房者占比已经从前两年的10%上升到20%。
    最近,国家出台了严厉的二次调控政策,新华网的房产栏目还评出了“2010中国房价最该下降的八大城市”,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对年轻的购房一族来说,他们也许又面临着一次新的选择,因为对房价的预期显然会影响到他们买与不买的抉择。
    自古以来,中国一向有“成家立业”的传统,而且中国社会也向来不乏血浓于水的亲情。因此,很多来到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往往肩负着一种光耀门庭的重托,他们有“责任”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原来就居住在城市的年轻人,则会有比较强烈的独立门户意识。作为年轻人,无论是城市的原住人口还是新加入这个城市的新鲜血液,在购房资金方面,他们往往还能得到一些亲友的赞助,这些也许就是购房者年轻化的深层社会原因。
    正是因为中国社会有着众多与西方社会不同的特征,早买房、买大房子、一步到位……等等思想才有了很大的市场,成为许多人置业的指导原则。至于置业从买二手房、小房子起步,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的年轻家庭。几年前在房价飞涨的时候,我曾在案场听一位年轻的女孩说:“我要买一套大三室的房子,我父母会给我出一大部分钱。”你可以说这是典型的“啃老购房族”,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国情使然,在很多论资排辈、讲关系的单位里,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能挣到几个钱呢?
    况且,一年一年,房价在不断地上涨着。任何一个买房子的人似乎都没有买亏过,这样的示范效应,怎么能让一颗颗年轻的心平静下来?据了解,中国跟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购房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比如日本和德国,平均购房年龄为42岁,英国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为37岁,我国台湾地区的平均购房年龄为36岁。相对来说,超前的购房增加了市场房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诚然,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年轻人超前购房并不是最本质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说,超前购房是中国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不要加强置业观念的引导,让人们在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精神层面也应能随之提高。未来的中国楼市,也许需要更多能量力而行的理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