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今后之路不平坦
公众股支持陈晓,这是对陈晓的期待,取消对董事会配发,发行股票的一般授权,这是黄光裕得到公众股的支持的唯一提案。大股东怕公司再发行股票会摊薄自己的股权,小股东又何尝不为此担忧,不让别人再来分羹,他们在此点上的利益一致,表现出在已有股权框架下期望股本收益最大化,股本收益最大化,这是每一股东的愿望和要求。陈晓对此也十分清楚,也应是团队的努力方向,但要实现则并不轻松。
家电卖场从开始产生到发展壮大已经历十五六年了,它与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周期,我可以肯定地说,它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因此人们的期望值不宜过高。近几年其他商业大卖场的升幅已在逐渐下降,低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升幅。
家电业近年得益于政府的扩大内需政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等,都促使家电零售业稳定增长,但促销引来的消费往往是提前消费,必将产生消费饱和。我不否认家电业需求仍是消费市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但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城镇,城市拥有量已经很高了。近几年家电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陈晓和他们的团队如何面对:
1.家电零售业的激烈竞争。国美吃了永乐、大中并没有减轻竞争态势,相反,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颐高等新的家电卖场又起来了;还有如京东商城以电子商务形式出现的新业态,很快占领了市场;上世纪90年代家电卖场把百货业中的家电销售打得溃不成军,纷纷撤退,近来又卷土重来、收回失地、一派阳光。供应商不堪零售商的渠道欺压,不少自建销售门店、自立渠道予以对抗,使家电市场面临重新分化、组合和分配的局面。
2.农村市场是谁的天下
几家家电大卖场都在大城市和二线城市,其销售占全国的25%,反映出中国家电零售业集中度不高,75%的销售还分散在各地农村、城镇。大卖场这种业态只能在大城市发挥集约优势,在广大农村既分散又量少,用不上现代化的配送系统,成本高企,望而却步,这块肥肉啃不下来,只好拱手地方和农村商业。今后数年的家电是农村比城市更有需求的年代,也是农村家电普及率提升的年代,谁占有农村家电市场谁就是中国家电的大佬,现有几家家电卖场都无突破农村市场的绝招,国美要发展也难。
3.精细管理与粗放扩张两者都无法破解
规模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主题,从2006年底商务部等联合颁发《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对零售商掠夺供应商的“类金融模式”的经营方式受到了抑制,再用拖延供应商的货款,去扩张开店,攻城略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家电经营商重新回到三联商社,永乐过去的精细化管理上来,注重单店效益也成必然,特别是要提高经营的毛利率,2005年国美、苏宁、永乐三户平均毛利率为8.11%,无法维持员工工资及经营费用,不得不依赖非主业的进场费、促销费、店庆费等收入,它占利润的118%,非正常收入成了盈利大头。过去店开得越多,占供应商资金越多,非正常收入也越多,今天这种经营模式已因国家法规而有所限制。家电零售业转变经营模式迫在眉睫,而陈晓的五年再开700家新店计划也要资金,国美收购永乐181家门店花了56亿,收购大中65家门店花了36亿,合计收购246个门店,花了92亿,平均每个门店花了3740万,当然黄光裕为了霸主地位,不惜工本的高成本拓展,但实际成本每店也要1000万,陈晓70亿开店投资从何而来,缺口很大,而且城市门店已趋饱和,扩店计划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