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最近几个月来,整车企业在发动机上的发力程度甚于以往,尽管各大车企的目的各不相同,但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两大阵营几乎同时发力,集体投资发动机项目,其抢占核心技术话语权的战略目标彰显无疑。
合资车企:纷纷投资发动机项目 “市场换技术”再升级
早期意在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外50%:50%合资模式的结果普遍是,市场给了跨国公司,但并没有真正换来技术,中方的自主研发能力仍然低下,尤其是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方手中。而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和国内车企的日益壮大,一些合资公司的合作项目逐渐触及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不仅共同生产、共同研发,中国车企甚至与国际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这或许证明中国汽车行业一直以来奉行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长安福特马自达:投资5亿美元建发动机基地
2010年9月25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市政府就在重庆投资建设新发动机生产基地项目签署谅解备忘录。总投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的新基地位于重庆北部新区,将完全由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出资。
新项目将于明年破土动工,于2013年建成投产,年产量40万台发动机,将使长福马发动机年总产量从35万台提升至75万台。
江淮纳威司达:投资18亿元成立柴油发动机合资公司
2010年9月16日,江淮汽车与万国卡车发动机投资公司(简称“纳威司达”),正式签署了关于发动机的《合资经营合同》,投资总额为18亿元,将达成2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规模。
江淮与纳威司达将成立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3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合资公司股比50%,其中江淮汽车以资产方式出资,不足部分以现金方式缴纳,纳威司达以现金方式出资。设计产能为25万台发动机,包括18万台轻型柴油发动机、7万台中重型柴油发动机,总投资达18亿人民币。主要从事研发、设计、测试、制造、组装、推广、销售、分销和进出口柴油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并提供相关的售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
上汽通用:联合开发高效能小排量发动机
2010年8月18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发新一代环保节能动力总成技术,包含高效能小排量系列发动机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双方将共享新一代动力总成技术的知识产权。
其中,小排量发动机包括1升-1.5升的紧凑型、轻量化设计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系列发动机,以及相匹配的干式小扭矩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新一代动力总成相较传统动力总成,在提供充足动力,满足驾驶乐趣的同时,有望降低20%以上油耗和20%以上碳排量,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节能汽车的需求。
自主车企:提升核心技术 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与合资车企的“市场换技术”目的不同,自主车企在发动机项目上的发力,意在提升并进一步掌控核心技术,改变以往“低质低价”的产品形象。
长城汽车:新型柴油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
2010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历时3年、耗资5亿元自主研发的“绿静2.0T”柴油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研发成功,是国内乘用车柴油动力的重大突破,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款发动机排放达到欧4标准,升功率达到55KW/L,噪音与汽油机差不多,百公里油耗只有7.0L,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静音舒适三大特点。将陆续搭载在即将上市的哈弗H5欧风版和至尊版以及哈弗H6等suv车型上,还将匹配在风骏皮卡、腾翼高端轿车上。
同时,长城承诺,在已经投入30亿研发资金的基础上,计划未来5年内,再投入50亿元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在努力提升核心技术的同时,长城汽车决定重塑“中国造”的品牌形象。
一汽轿车:自主乘用车发动机扩建项目奠基
2010年8月16日上午,一汽自主乘用车发动机扩建项目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奠基。该项目是一汽轿车动力总成制造基地项目的一部分,一汽自主乘用车发动机扩建项目按照年产20万台产能设计,新建发动机联合厂房四万平方米。
一汽轿车动力总成制造基地项目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到2012年全部建成。届时,这一基地将建成生产规模为40万辆的高技术含量的自主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具备核心动力总成制造技术和能力。
力帆汽车:发动机新生产基地在重庆投产
2010年8月中旬,力帆汽车发动机新生产研发基地首期工程正式投产。力帆汽车发动机新生产基地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汽车城内,占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为国内先进的发动机研发、试验生产基地,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力帆乘用车发动机总成。目前,该基地主要生产研发1.0L~1.8L发动机,设计年产能20万台。
作为自主品牌,力帆汽车在进入轿车行业之日起就坚持“开门造车”,走自主研发道路。早在2007年,力帆汽车就与备受全球汽车厂家好评的里卡多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签订了共同设计并开发汽车发动机系列的合作协议。
竞相瞄准发动机项目,自主/合资各怀私想
评论
编辑推荐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