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几位作家有幸出了趟国——到朝鲜的新义州转了一圈,领略了一番朝鲜风情与风光。
朝鲜给我们的印象有些神秘感,用北京话讲“穷横穷横的”,这是个贬义词,但这里又蕴涵着另外一层意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不怕日本,不怕美国,更不把韩国放在眼里,这个民族也是有让人尊敬的地方。
我们有些慌乱,有点不知所措,还有点后悔,我们不是参观考察吗?怎么向……
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在苦等了二十多分钟后,我们终于坐上了大巴士车,乘巴士穿越雄伟的鸭绿江大桥,抵达了朝鲜新义州。新义州是中国从陆路进入朝鲜的第一站,它位于朝鲜半岛北西部鸭绿江下流沿岸,是城市游览胜地,也是朝鲜平安北道的道会。
大巴士飞驰般地通过大桥,到了边防哨所,见朝鲜士兵很威严,然后是下车检查。这时我们的心都提了起来,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一个接着一个人地通过了安检,检查人员严肃认真,但不找茬,规规矩矩,我们的紧张显然有些多余,检查甚至于比首都机场还要松些,大家都松了口气。又回到了车上,这时心情也好了起来,“我也跨过了鸭绿江”,我友人说道,或许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吧。
车子越开越快,这才真正进入到了朝鲜领地。导
应该说参加是很紧凑的,第一站我们来到青年广场,在这里首先让我们买了鲜花,向金日成铜像献花、拍照,这个广场有点天安门广场的味道,只是比天安门广场的浓缩版。站在金日成的像前,我想,他值得尊重,他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尽管生活水平不高,但令人尊敬;我敢断言:金日成会让朝鲜人永远怀念的,历史伟人,千古留名与千古骂名,只一字之差!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随便拍照。我们在这里拍了些照片,然后进入平安北道革命事迹馆参观。这个馆也长得很像中国模样,我们参加的是革命事迹馆的一侧,即金正日馆。另外一侧是金日成,这个馆向我们讲述了金正日从小到大的故事,他的父亲、母亲以及他是如何成长的故事,何时正式确立他接班人的位置……他的执政经历等。可以说我们接受了一次革命教育,这里有抗美援朝的片段,也有他们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亲密无间的照片、往来等等。
游览市容就是坐在车上看, 街上的人们没有什么异样,他们都很安闲,穿着有点像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子,穿戴都是蓝色、灰色和绿色,身上都戴有金日成的像章,对他们的伟大领袖敬佩尊重之极。
中午到了,品尝朝鲜风味的午餐开始了。我们知道朝鲜有泡菜,石锅饭还有朝鲜冷面。因为满族人不吃狗肉的缘故,所以他们的特色之一狗肉我没有吃,但上面列举的那几样都吃到了。特别有一个炸树叶的小吃非常受欢迎,在北京和东北都没有吃过。
下午我们来到了平安北道艺术创作社参观,这里有一批绘画高手,有一批绘画作品,让我们惊喜的是,他们有四人在那里画素描。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钱多少,画的如何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朝鲜,是朝鲜画家为我们画像,这个意义就重大了。
众人大多是第一次当模特儿,坐在那里有点不自然。二十多分钟后,我们的画像画好了。都有些像,也有些不像,总的感觉是把每个人都美化了。在购物商店里,在大批的画作,山水、水墨和油画,土家族作家叶梅买了一张山水画,我也跟着买了一张,是那位给我画素描的画家的山水作品,还是那句话,有意义。
汽车拉着我们到了民俗公园,说是公园其实就像我们的街道公园,或者叫街心公园。地方不大,没有什么建筑,一个堆起来的土山,长着一些荒疏的草,公园里没有游人,只有几个修理工在工作。有人向前与他们搭讪,但他们都不说话,只要你一与朝鲜人说话,立即就有车上的“导游”上前阻拦。
漫步在这“公园”里,不禁思忖,由于长期的封闭政策影响,朝鲜似乎总躲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后。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是那么的熟悉而陌生,让我仿佛有回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错觉。
我们在朝鲜的最后一站是参观新义州本府幼儿园。这是个很不错的幼儿园,比北京的一般幼儿园要整洁,特别是那里的孩子们的演出是很专业的,
一天的游览结束了。我们又回到鸭绿江边,站在江边望着对面的丹东,那里是祖国,那里有高楼大厦,与这边相比就像当年我们站在深圳望香港的感觉一样。
朝鲜与韩国将来是分是合我说不好,或许早晚有一天他们会统一。但在我参观平安北道革命事迹馆时,他们反复强调金正日是出生在白头山——即我们的长白山时,心里便有些隐隐的痛,我想起网上的一些说法,四大发明是他们的,毛泽东给予了他们许多土地、男兵,我想今后的领土之争,特别是长白山的归属问题在所难免。
东北,日本人想念过,现在还在想;东北,俄罗斯人也想念过,现在暂时没有想;东北,朝鲜人(南北朝鲜)想念过,现在还在想。
中国人想没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