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栋
GDP增幅,CPI增幅,工资增幅,无一不牵动着人心。四川这三大增幅,出现良好姿势:
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5.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9%,而CPI同期增长2.6%。
(10月26日四川在线)
不以GDP增幅论英雄,这是正确的。但是,又不是绝对的。GDP增幅只要不带水份,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趋势,从哲学观点看,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随着人口自然增长,它对工农业发展势必提出了量的递增要求。只要是健康发展的量,没有水份的增长量,不应该拒绝它的自然增长。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国家经济实力衡量,离不开对GDP总量的考核。四川前三季度GDP增幅15%,只要不是靠通胀拉动的增幅,是令人可喜的。
CPI增幅,是居民最为敏感的。他们用等量的名义工资购得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如果因为CPI过快增幅而在日渐减少,说明他们的实际工资在减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下降。那么,人们既得的富民成果就会在CPI增幅中逐渐丧失。因此,脱贫致富不是一个静态指标,而是一个动态指标。
工资增幅与CPI增幅之比,才是考核人民生活水平的的重要指标。四川工资涨幅跑赢CPI,说明四川人民不仅名义工资增涨了,而且实际工资也上涨了。此外,连带看到的还有城市公共福利的稳定增长,它虽然不是以货币形式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居民手中,但是人们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四川的发展趋势,符合中央最近会议的精神。那就是,转变增长方式,使工资性增长与GDP增幅相一致。这种高度关民生的政绩,才是上下一致、干群一致的好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