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讲述了温州炒房团撤出北京转战杭州的事情。其中有一位温州炒房客的话道出了其中的原由。那位客户讲:“杭州城市比较好,比较宜居,相信接手自住的客户很多”。这说明现在的温州炒房资金看中了杭州房地产市场的后劲。温州的炒房客户虽然经常玩中短线投资,但是他们的思维足以代表投资房产的客户的投资心理。
投资的核心:升值快、有人接手。之所以撤出北京这样的城市,一方面因为政策所致,北京每次的地产调控政策应该是落实最严格的,中央领导眼皮子底下不好变通;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价格已经太高,升值空间自然没有杭州这些城市大。再次就是北京的交通条件不断恶化,城市居住压力在不断增加。如果要休闲宜居自然不如杭州,杭州从2008年至2010年均在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列。再加上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受到上海经济的带动,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所以投资客不怕砸在自己的手上。
海口和三亚均未登上2010年7月公布的中国十大潜力宜居城市的榜单。单说海口,海口那么多的房产项目,有几个主打度假概念的?基本上都在宣传“第二居所的概念”。因为海口不具备三亚、万宁等地的优质自然环境。仅仅比一般的滨海城市有更好一点的温度和空气,其他优势却很少。所以度假谈不上,只能宣传宜居。从各个项目的产品策划中就可以看出各个项目均按照普通住宅的思路进行开发。户型、配套均以居家概念来设计。
08年评出的十大宜居城市“1、杭州、2、成都、3、威海、4、深圳、5、昆明、6、珠海、7、贵阳、8、金华、9、曲靖、10、绍兴”;09年评出的十大宜居城市“1、青岛、2、苏州、3、泰州、4、厦门、5、宁波、6、长沙、7、聊城、8、河池、9、包头、10、信阳”。2010年又推出了十大潜力宜居城市,分别为“1、上海、2、大连、3、北京、4、广州、5、成都、6、青岛、7、杭州、8、桂林、9、珠海、10、厦门”。
对于宜居城市的评比有一系列的评比标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由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六大部分构成,涉及二十三个子项、七十四个具体指标。在总分一百分中,生态环境指标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城市住房、市政设施和城市交通,体现宜居城市易居、逸居、康居、安居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强调以人为本。创建中国宜居城市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创建体系。空气质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寿命、政务公开、就业率及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等都成为了重要的评分指标。简单地说,宜居城市和城市规模无关,重点是看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百姓幸福指数。
看看海口,社会文明度大家有目共睹,烂仔、托板鞋等词汇代表的事物总是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吸毒仔在城市的郊区等地还很多。很多外地人来到海口总是感觉海口很落后。整个城市面貌仅仅是其他省份县级市的水平。经济富裕度就更不用说了,海口市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之地。同样的热带水果价格比北京超市的都要贵。
海口的环境可具有天生的优越,工业少,天空蓝。但是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如何成为人居环境海口做的很不到位。滨海一线自然环境可以评为5A,但是到了城西路、凤翔路一带就很差了。海口人均绿化面积2007年统计为8.3平方米,而北京已经超过15平方米。从这一点来讲海口城市的环境优美度并不高。
从资源承载度角度来讲海口不缺水、对于电的需求由于跨海电缆的铺设也得到了解决,这一点与北京这些大城市相比压力小很多。但是生活便宜度就很大。海口城市人口也就两百多万,但是现在堵车的现场越来越明显。最关键的是交通文明度太低。电动车乱窜,横穿马路的家常便饭。公交车刷卡几年了还没有施行,出租车起步价和北京一样……
公共安全也是一塌糊涂,盗窃、抢劫现场依然居高不下,这次大雨就可以看到有多少人的爱车受到浸泡,财产在这样不负责任的基础设施配套下面临威胁。
由于海口缺乏有效地产业引导,工业、商业、科研、教育、旅游均处于弱势。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寿命、政务公开、就业率及流动人口就业服务这些指标自然也都不高。海口大部分的人处于“低收入、高消费、高房价”的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漩涡中。2010年第一季度海南经济增长速度25.1%,增速全国第一。在税收收入中,来自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达36.79亿元,增长3.4倍,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9.6%,成为对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行业。
通过对以上几个指标的简单论述,想必很多人已经感觉到海口距离十大宜居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宜居城市不是单纯的看房地产项目的硬件,而是要看整个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单纯的温度和空气不能留住一个人来这里常住。
现在海口城市的房价已经比肩很多一线城市,这样的房价和这样的城市现状真的难以让人看到城市的投资价值所在。虽然说海口将迎来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但是别人那些已经评为十大宜居城市的城市也面临着好的发展机遇。例如厦门正处于建设中的西海经济区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珠海增添了难得的机遇。这些机会都比国际旅游岛来的实惠。国际旅游岛真的带来的是游客的方便,而真正要创造宜居的环境还是需要经济的综合发展。
身边很多人希望来海南居住,居住的同时希望有一个好的工作。但是海口总是能给别人一个好的空气,但是却不能给别人一个好的收入,没有经济基础的居住生活,好的生活条件当然难以维持。很多人来海南买房是为了投资。依靠出租来获得收益根本不够投进去的装修成本。房价现在虽然坚挺,但是接手者寥寥无几。单纯的概念之后需要实实在在的发展,这才是升值的根本。国际评选的宜居城市中中国根本没有,在亚洲也就东京进了前10。海口建设国际旅游岛,如果有一天成为国际评选的宜居城市,那么海口足以支撑10万元/平方米的房价。
总之:投资海口房产,真的要看海口的城市本质。要询问海口居民的幸福指数。而不能被单纯的小区园林和高级电梯品牌所掩盖住眼睛。海口需要沉淀,需要在城市软件和硬件中综合提高,提高宜居度,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居住在海口,投资的客户才可以有机会找到下家。
延伸阅读: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宜居城市(多伦多)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