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职业真的能缓解就业压力么


      在传统就业渠道越来越窄的大背景下,一个新型就业群体——“半职业体”逐渐成型并发展壮大,大有与传统就业群体一较高下之态势。那么,半职业体到底是概念炒作还是风生水起?半职业体是应运而生还是哗众取宠?半职业体真能缓解就业压力吗?半职业体到底还能火多久?......本期《职业》专题策划将“摆设擂台”,邀请专家们对半职业体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

  

      半职业体能缓解就业压力吗?做半职业体是不是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好选择?

     半职业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对半职业体的讨论正如火如荼。那么,半职业体有助于解决空前严重的就业问题吗?真能缓解就业压力吗?其与传统就业观的不足之处和出色之处在哪里?

     半职业体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一、要缓解就业压力从就业者的角度来看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在传统的就业观中特别看重大城市、职业稳定、高薪无风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满足这三条的职业可以说越来越稀少(政府公务员、国防军工单位、大学等基本属于这类职业),这就需要绝大多数就业者要面临选择公司制的单位来就业,公司作为商业组织面临的经营风险是很大的,因此从客观上讲就业者必须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二、要缓解就业压力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国外的经验看,创业是创造就业机会更好的路径,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就是造就社会更多的创业人才队伍。良好的创业人才不是书本知识教会的,也不是专家学者、企业家指点出来的,需要历经企业管理的锻炼和商业环境的熏陶,半职业体能让就业者短平快地历经这一过程,学习、锻炼并造就一大批创业后备军。

  三、我国改革开放30年了,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经济社会的微观组织——企业,大多还处在成长阶段,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三十年不可能造就企业整体的成熟稳定,因此目前大多数企业还面临的运营成本压力颇为重大,所以在人力成本支出方面不能不成为考虑的重要因素,要不就以低薪养员工,要不就是让员工处于半职业体状态,因此半职业体就业与现在的经济社会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是相适配的。

  

   半职业体对求职者来说是好事吗?

   在中国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下,半职业体的队伍很快壮大,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成为半职业体。在热闹之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半职业体对求职者来说是好事吗?

   我个人认为是好事。前面说了半职业体包含三类,对在校学生兼职来说半职业体能增长学生的工作经验,丰富社会阅历,将来毕业走向社会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对毕业生来说,半职业体对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是一种打击,但这种打击是有积极性的,能让毕业生尽快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尽快培养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将来的事业奠定人生财富,当然这牵涉到我们的社会文化问题,有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刚一毕业就失业和半职业体,长辈对小辈的庇护从生活到工作、从生到死;对于工作之余的兼职更是一件好事了,既可增加收入,又可增长工作能力,只要你时间、精力能保证,于己于人都是有益的。

  

   半职业体会受人歧视吗?

  半职业体的壮大虽然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虽然能为求职者增加工作经验、虽然也有可观的收入,但传统意义上,体面的工作还是倍受欢迎,观望者还是心存疑虑:半职业体会受人歧视吗?

  还得分类看,对在校生兼职和工作之余从事第二职业这两类在社会上是没有人歧视的,对毕业生从事暂时的工作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不正确的看法,我想这主要是对一现象不了解,认识不透造成的,就像其它的新生事物一样,刚开始时候人们就是对它的认识不够,甚至反对,随着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在绝大多数人都了解明白以后,各种消极的声音就会逐渐消失。

  

  大学生会接受半职业体吗?

  在当今就业压力空前巨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有可能选择成为半职业体。那么,在短期内就业形势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大学生会欣然接受半职业体吗?如何能接受这个观点?

  前面已谈到了,现在就业观念的转变很关键,我们转变观念了,我们就会主动接受它(半职业体),这个观念没转变那当然就不大愿意接受它,但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步,需要半职业体形式,从客观上说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你就可能失去机会,甚至被经济社会所淘汰成为“宅男宅女”。

   半职业体谈婚论嫁真的很难吗?

  “准半职业体”对成为半职业体后的婚恋问题比较关心,他们对半职业体在谈婚论嫁方面普遍担忧,生怕爱人会因为自己是半职业体而遭人嫌弃。毕竟很多家长还是喜欢自己的媳妇(女婿)有着一份高薪而稳当的工作以确保小家庭的正常运营。那么,半职业体谈婚论嫁真的很难吗?

  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我确实遇到过一个案例,某男半职业体近一年,谈婚论嫁即将组建小家庭,女方父母来京帮助女儿、准女婿准备小家建设,当时正值某男半职业体清闲之时,女方为了怕父母知晓,无奈之下某男只好朝九晚五到朋友公司假装上班。这个案例故事有点凄惶,但也说明时下对半职业体看法的现状,就如上面所提到的,还需要给时间让人们来认识这一新鲜事物,无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需要时间。

  半职业体还能火多久?有职业发展前途吗?

    从当前看,半职业体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但无可否认这与就业压力空前巨大有很大关系。那么,在将来就业形势难以预测的前提下,半职业体到底还能火多久?就业压力假如有消失的那一天,半职业体还存在吗?

  我比较看好这一就业形式,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比如趋势,预计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半职业体可能占到社会整体就业的20%左右。

    而且即使就业压力有消失的时候,半职业体还是会存在,因为就业压力消失至少表明对一些从事第二职业的人来说有了更大的市场。

    最后,我想强调就业压力跟半职业体没有逻辑关系,不要把表面现象关系理解成实质。

  
   本文发表于《职业》2010年4月